(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没有路,没有电,没有信号,没有网络……这是曾经的皮勒村,一个位于祖国最西端群山之中的塔吉克族村落。皮勒村的孩子上学需要走四天三夜。上百公里的路程,只能骑骆驼、蹚冰河、攀悬崖、坐滑索……最窄的路段只能搁下半个脚掌,脚掌之下便是波涛翻滚的叶尔羌河……过去,每逢开学季,乡村干部和三十多位村民带领着四十多个孩子们,踏上这条充满艰辛、坎坷和危险的上学路。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六岁,走过这条上学路需要怎样的勇气?

艺术家舒春在看到相关素材后,深受触动。他想把塔吉克少年的求学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把皮勒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给更多的孩子。为此,他一遍遍地打磨文字脚本,不断地修改,在多方征询从事塔吉克族历史与民俗研究专家的基础上,还专门就帕米尔高原的生态、物种进行学习和了解,进而又与画家刘向伟深入交流,悉心切磋,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驼背上的梦想》。青少社社长徐江说,“这是一个有关崇拜鹰的民族的故事,一个有关勇气和希望的故事,是一个有关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故事。”

《驼背上的梦想》通过塔吉克孩子克服千难万险、求学逐梦的艰辛历程,讴歌塔吉克人高远的志向和勇敢坚韧的品格,展现基层干部为民分忧的情操,以及塔吉克人发自内心地对国家与政府努力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感激之情。如何才能讲好这样一个故事?对于如何讲述这个故事,两个月的时间里,舒春不断推翻自己的思路。相关纪录片中的那些画面的确令人震撼、感动,不断令自己萌生创作激情,但他也直言,这种激情在创作中不可或缺,却也容易令创作者感情用事——真正要创作一部优秀的作品,还需让自己的思绪回归平静,尽力用缜密的构思和符合逻辑的故事来呈现内心的感动,传达自己的思想。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再多的感叹号都是苍白的,只有那些能击中读者痛点的情节与描述,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于是,舒春平静下来仔细构想整个故事。

有一天,舒春不经意地看到同事电脑上的屏保画面,顿觉豁然开朗。“骆驼!对,就从骆驼入手!”屏幕上那幅在沙漠中行进的驼队图片,给了他灵感,顺着这个思路,也想好了书名——《驼背上的梦想》。

当进入写作状态时,舒春又遇到一个难题:对新疆以及塔吉克民族的了解相对较少。虽说《驼背上的梦想》是一本介乎纪实与虚构之间的作品,但毕竟纪实的比重较大。它传递的信息需要真实准确,不能臆断编造。受塔吉克孩子们求学精神的影响,舒春下定决心也要为创作这本书做足功课。他观看和查阅了大量的影视、文图资料,同时向研究塔吉克民俗的专家和了解新疆及塔吉克民族的人士再三请教。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舒春非常注重与当地生活实际相关的细节性考证,譬如,为了凸显故事中父亲买鞋的不易,舒春特别构思了父亲在返家途中遭遇狼群攻击的情节,然而塔吉克人居住的区域是否生存着野狼他起初并不能确认,于是向有关专家咨询、确认,才将这一情节保留下来。

舒春的“细节控”还体现在他对当地人生活习俗的详细了解和严格考证。塔吉克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例如送孩子上学是塔吉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政府到各家各户都高度重视,乡邻之间也会互相帮衬。返校前,父母会拿出最好的食物为孩子们饯行,而白菜炒羊肉就是最好的菜肴。馕是塔吉克人日常必备的干粮,而馕又有很多种做法,其中有一种叫做“法蒂尔”的馕,按照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馕中的“爱马仕”。这种馕制作精细,由于所需食材较为金贵,一般人家平时不会轻易制作,往往在家庭成员要出远门时才会特意制作。这些鲜活的生活细节都是舒春通过与专家的沟通请教掌握到的内容。这些可圈可点的细节提升了故事的真切感和可读性,也彰显了创作者的严谨态度。

在绘画风格上,本书选择的是写实风格,为的也是真实还原塔吉克孩子们的艰辛求学历程。画家刘向伟有着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和丰富的绘本创作经验,他以饱满的激情,历时近两年,潜心创作了书中这些精湛的画作。读者翻开这本书,其中的画面直击人心,仿佛读者在与画中的人物共同经历那些艰难、变化和幸福。

2021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驼背上的梦想》即是一个很好的缩影和写照。书中过往的塔吉克孩子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求学经历一度非常艰苦,他们骑着骆驼或牦牛蹚冰河、没有鞋穿,他们爬悬崖、坐滑索,随时面临危险。后来,政府架桥修路,联通互联网络,极大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同时还为村民修建新居,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和村民收入。随着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全面胜利,以及乡村振兴国策的推进,今天的皮勒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巨变。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今天我们民族的复兴,则是在续写这灿烂历史的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