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分,静安区泛欧现代大厦10楼的一处场馆内静悄悄的,放眼望去,一排座位上都是伏案学习者的身影,他们无暇顾及余晖慢慢从落地窗消失的美好光景。
暑假期间,与图书馆、阅览室的一座难求相比,上海近两年发展迅速的研习室人气也颇高。研习室,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和办公的共享空间。在这里,每个人专心致志做着手头的事情,互相陪伴,又互不打扰。
(资料图)
去研习室的人都愿意为城市里的一张“安静书桌”而付费。喧闹的城市里,一张安静的书桌承载了什么?谁又愿意为这个小小的空间而买单?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多家学习、办公的共享空间,解读城市新空间的生长和需求。
谁愿意为安静空间买单
在开设一家研习室之前,“80后”青年小莹心里没底,“会有人愿意掏钱来这个空间学习吗?”
她说,许多人选择去咖啡馆、图书馆等地方学习和办公。咖啡馆仍有嘈杂声,不够安静,而图书馆等地公共座位资源又太少,特别是中大型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一览无余,不断有人走动,对考试一族来说往往不是最理想的学习地。
“在上海,你出门就能遇见便利店、咖啡馆、健身房,但很难找到让自己静下心来的学习和办公空间。”这也是促使小莹下决心开发研习室的主要原因。
去年,小莹的研习室在杨浦区四平路落地。与教室、图书馆相比,研习室是一个环境内容更丰富的空间。
有隔板的书桌、台灯、人体工学椅是最基础的配备。座位的选择性很多,有单人、双人桌等,还有靠窗景观位、静音小黑屋等区域,“每个人需求不同,有人喜欢靠窗,有人喜欢僻静角落,也有人喜欢大长桌。”
公共区域内,有储物柜、小冰箱、微波炉、打印机、饮水机等小家电。颜色各异的方盒内还装满了花茶、速溶咖啡、水彩笔、回形针、剪刀、便利贴等小物品,可随时取用。
如果办的是月卡,在研习室待上一天只需二三十元,用消费者的话来说,“也就一杯咖啡的事儿”。付费学习和办公,时长越长,性价比越高。如果以小时计,每小时10元,待一整天将近花费100元。如果碰上团购活动,买10次卡花费500元,相当于每天50元。
“周末和晚上来学习的人最多。”开业后,小莹对前来研习室的消费者有了大致的“画像”,这也符合多数研习室的统计。“起初我预计学生群体会占主力,其实他们的消费有季节性。”比如考研、考公前几个月,以及寒暑假,来学习的中学生、大学生群体最多,他们往往办的是月卡、季卡甚至半年卡。
而更多的消费群体则来自职场人士、自由职业者等,约占七成。“社会人士比学生更有支付能力,更愿意为学习环境付费。比如考证、写科研论文、做项目规划等,他们都倾向于选择研习室的氛围和环境。”
付费学习和办公究竟值不值
研习室的雏形可追溯到国外高校图书馆中的“学习共享空间”。看过热门韩剧《请回答1988》的人对这样的收费空间并不陌生。
20世纪90年代,按时间收费的一种自习室在日本、韩国流行开来,深受学生的欢迎。而国内这样的付费空间是从2019年起逐渐兴起,直到这两年蓬勃发展。与原偏向于学习功能的自习室叫法不同,研习室包含了更广阔的功能需求。
为一张安静的书桌和一个学习、办公空间,平均每天花费20元至50元,究竟值不值得?记者在一些研习室外随机采访了消费者。
缺乏独处空间的人,对“一张书桌”的需求比较强烈。
小尹工作两年后决定考研,他和几个朋友合租在杨浦区的公寓,缺乏独自学习的空间。偶然从朋友那里得知上海有这样的共享空间,他仅体验一次就办了月卡。他在点评类App上搜索后发现,每个区都有不少这样的研习室,特别是晚上时间还要提前预订,不然很难抢到心仪的位置。
再比如,一些设计师、互联网工作者等自由职业者,他们大多数时间在电脑上“无声”工作,需要这样的安静空间,“很多工作在网上完成,也不需要打电话,这样的空间和我们的职业适配度高。”
花钱买效率和自律,是不少使用者普遍的体会。
从事文字工作的小龚来到南京西路一家研习室,从上午9点开始写作,下午3点完成。“比在家效率高多了,更能让人集中思想。家里让人分心的事情太多,总是写着写着去干别的事了。”她也尝试过在安静的茶室包房内写作,窗外风景好,自带小阳台,但写作过程中还是开了小差。“在一个空间内一起学习是不是有魔力?”她说,大家虽然互不认识,却有一种紧密的陪伴和监督作用。每个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为不同的目标而努力。
君君所去的研习室,还有手机存放箱,“这对手机依赖症人群是很加分的细节。”她说,有时自己想“摸鱼”,可看到周围大家都在埋头工作、奋笔疾书,对自己也是一种正向的鼓励,“我愿意为这样的氛围感买单,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浸润也能培养好习惯。”
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如果不是购买长期卡,研习室单次或单日的价格普遍在80元至100元,性价比不高。尤其对于学生族来说,如果不是一门心思考研或考公,研习室的吸引力就不大。记者在一些研习室的留言簿上看到剩余学习卡的出售信息,都是考学成功“上岸”的学生发布的,他们表示,目标达成后便不会再来了。
研习室有自己的规章,比如室内不能交谈、不能吃东西。有的研习室有专门的就餐区,大家可以各自点外卖,但需错峰前往就餐区。还有研习室规定,在需要绝对安静的区域,即使使用手提电脑键盘,也需在前台领取键盘膜消音。如果发出声响被人投诉超过3次,会被立即逐出。可见,“静”是研习室里的常态。
共享空间市场不断细分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研习室数量超过200个,绝大多数开在商务楼里,每家研习室的座位一般在40至80个左右。
短短几年,研习室从零星的一两家增加至数百家,从业者也在不断刷新对这一空间的认知和实践。“安静书桌”的空间从同质化向差异化发展。
“研习室兴起时,很多人觉得入行门槛低,似乎只要书桌、台灯、场地就能迅速组建一个学习的空间。”今年5月,“90后”青年秦梦在漕溪路汇阳广场新开了一程言习室。“言”和“研”一字之差,说明了空间的差异,一程言习室更介于像研习室与共享办公室、众创空间等之间的环境。
“两三个人谈正事就一定得去茶馆,喝两三百元的茶吗?”她说,其实许多人去茶馆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有商务、社交等需求。而共享办公室这种空间的模式又不够灵活,它是一种长期模式,不能按小时租用。她做出的新尝试就是给需要灵活办公的人群提供空间。
与研习室的设置略有不同,一程言习室除了单人座位,还多了讨论区。比如,4—5人讨论室、6—9人会议室,均可投屏和板书。收费标准高于研习室,低于共享办公室,如单人座每小时15元,4—5人讨论室每小时50多元。
记者在一程言习室看到,与单纯的学习空间相比,这里共享办公的氛围更强一些。比如,桌面摆放了绿萝、多肉等绿植,座椅比学习椅的坐感更柔软。每个区域的隔音效果比较好。除了微波炉、饮水机等,还添置了消毒机、制冰机,咖啡品种多了胶囊咖啡。茶歇室里还有零食售卖机。
目前,更多的职场人士走进了这样的空间。“我们这里回头客占了90%以上。”秦梦介绍,周末和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是最热门的时段,与公共区相比,单人室和讨论室更受欢迎。除了灵活工作的上班族,周末一些家长送孩子参加兴趣班后,也会选择来这里安静地待一会儿;商务人士则大多选择讨论室和会议室办公。
与一些健身房一样,24小时制、无人经营的研习室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上海还出现了功能更为细分的研习室。
比如韩语研习室,除了自习等功能,还提供韩语课程、留学咨询。大厅里出售韩国零食或现调的韩式饮品,来研习室的也多是学习韩语或打算留学韩国的人群。
再比如,提供寄宿制服务的研习室,主要服务于考研、考证的小伙伴。记者了解到,寄宿制房型有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等,租金每个月1800元至4000元不等,可选择日租、周租、月租和年租等模式。寄宿制研习室实行“室友分配制”,预订者主动告知考学目标和作息时间,可被匹配志同道合、作息一致的小伙伴。寄宿制研习室一般服务于有考学需要的人群,这里的学习区域还新添了背诵区和站立学习区。
小空间向大空间转型
作为城市里的新空间,研习室从诞生之初发展到现在,其场景也在不断升级。比拼的不仅是几张书桌,而是服务、营销能力等。一些研习室已从单一的学习、办公功能升级成了中高端的学习会馆或学习社区。
在上海小有名气的散人研习社,从空间和场景设置上将学习空间变成了一个综合性更强的文化空间。
进入散人研习社,需要先更换消毒过的棉质拖鞋,靠人脸识别机器“刷脸”进出。一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大量藏书。图书区域有超过2000册的藏书,这里借鉴了茑屋、诚品等知名书店的书单,同时由专人浏览大量书评从而精选出优质书。与一些书店不同的是,这里的书无论新旧全部拆封,供会员任意阅读。
学习和办公区域的组合模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小黑屋、隔板区、大长桌等常规区域,还有拉帘区、榻榻米区等。最有特点的是榻榻米“树洞”区,榻榻米是上下铺的形式,内置书桌、沙发垫等,学累了可以躺下小憩。另外,大长桌的周围还放置了几个懒人沙发,临近饭点,总能看见一些会员蜷在里面休息。
学习会馆的服务属性也有所增强。每到下午时分,会员们会收到一份免费的银耳羹、绿豆汤等小食。每张书桌上还有二维码,可以用手机点单,叫一杯咖啡或其他饮料。会员小凡说:“这里还会提供高效学习的手册,都是很科学又实用的提醒。”这是散人研习社根据会员心得整理的提高学习效率的经验之谈,比如换上舒适的休闲服装、三餐不宜过饱、学习工作要有中场休息时间等。
让不少会员惊喜的还有奖学金。会员一旦学习“上岸”,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学金。“奖金池”与会员到店学习的时长花费相对应,也包括研习社增发的部分。
许多研习室还在寻找转型的方向。比如,有些研习室和小型图书馆一起打造迷你图书馆,再比如和瑜伽、冥想等运动结合起来,为学习空间添加休闲功能。
城市里的空间是不变的,但对空间的改造一直在进行。“无论是卖空间还是卖氛围,每一种模式都是市场需求的产物。”正如一位研习室主理人说,城市需要社交,也需要独处,独处空间还有潜力可挖,“学习就像运动和健身,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陪伴才能走得更远。”
记者手记
空间里的温度和转型
对于研习室,许多人仍有好奇。研习室这么多,为什么走在大街上都看不到?这是因为,这些安静的空间都“藏”在高楼大厦里,它们不像便利店、咖啡馆等空间是开放显眼的社交空间,但研习室这样的“陪伴空间”也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和温度。
在这里,最大的默契就是大家共同维护空间的安静,这个默契让空间里的人彼此靠近。散人研习社的店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学习、工作的消费者基本都是独行侠,很多人甚至是“社恐”,起初他们最喜欢的座位是单人桌或有帘子隔断的小屋。时间长了,许多人都奔向大长桌,更喜欢“拼桌”,因为这种陪伴感更强烈。
研习室里最有温度的角落是留言墙和留言簿上那些手写的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温情和感动。留言墙上有直白的鼓励:“高考加油”“告别拖延症”;也有哲理性的感悟:“半山腰总是挤的,你得去山顶看看”“你看我,越是穷途末路,越是势如破竹”……
有一个匿名的女生在留言簿上写道“想去华师大,想学新闻、中文、法学,想追求我热爱的古朴而美好的平凡”,底下都是一行行的留言鼓励:“要有追风筝的勇气。”“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加油!”
留言簿里还有几串长长的名单,都是大家推荐的研习室周边的外卖、粉面馆。来这里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共享信息,互相帮助和鼓励。
久而久之,研习室成了一种“陪伴型社交”的空间,是一种安静且有温度的空间。
其实,在研习室出现之前,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付费空间。比如咖啡馆、快餐店等,有时候走进咖啡馆买一杯咖啡并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愿意为这样的空间付费。
一些民营图书馆开辟出了付费空间。比如,一见图书馆在上海开了几家图书馆,不仅有免费阅读区,还有付费自习区。在付费区内,读者可以享受更加安静、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或许是从研习室和图书馆等业态中汲取了灵感,2021年11月,星巴克在上海来福士广场开出中国内地首家共享空间概念门店。和一些新开的研习室结构类似,整个门店有半开放的单人区、沙发区、会议室等。这个新空间的打造扩展了“咖啡+空间”的业态,既卖咖啡也卖空间。
越来越多的书店同样面临空间的转型,从单一的书空间向综合性的生活空间转变。以前,消费者进书店是为了买书、看书。现在,不少书店还有饮品、文创、艺术品等区域,即使是非书迷,也愿意进入这样的生活场景。
上海一些品牌服装店也开始售卖鲜花、办公室盆景等绿植,顾客买服饰的同时可以顺手带几盆好看的绿植回家。
可见,空间是不变的,可是空间的场景可以变化。对空间进行改造升级,可以让它实现更高的价值。
正如便利店、咖啡馆等空间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一些有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藏”着的研习室也成了不可替代的生活空间。当然,一些研习室是24小时运营或自助式无人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还需加强后续的监管。但这样的创新空间是根植在生活需求之上的,不妨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留下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安静空间,让其成为美好生活的生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