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城市漫步),其实就是散步,既可有目的也可无目的。打开互联网,它与“网红”二字相连。当任何事物与“网红”相连时,除了“新潮”,还极容易有“做作”的味道。有人说付费有目的地的漫步“吃相难看”;无目的的漫步,毫无逻辑,是在轧马路。对于这两点,我倒是不这么认为。就“毫无逻辑”来说,宗白华先生在其著作《美学散步》(2015)的“小言”中,提到逻辑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是“散步学派”;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这时候,你会说,可我不是他们。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城市漫步的同时,召唤出一些新的感知呢?

从画中看城市变化


(资料图片)

游记文学作家简·莫里斯在《威尼斯》中,把威尼斯想象成了一幅油画,纪念碑为城市的气氛带来一层染色,“它们和明信片上的奇迹一样,是这座城市的韵味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实,在我眼前正有这样一幅画,艺术家张晖描绘北京的作品《风景 2016 01》。前景中大面积的低矮建筑,让人们想到社区生活,从而表达了和谐空间的重要性;远景中的建筑显得连绵不断和飘渺,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从《风景 2016 01》所描绘的场景来看,画面中的建筑从下到上,时间横跨了30年,分布在大约7公里的土地上。我试图标记出这些建筑的名称,它们分别是:芳园里社区(包括芳园南里、芳园北里和芳园里,这是一片典型的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住宅社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丽都职工公寓、北京丽都维景酒店、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丽都悦府、大西洋新城、凯德MALL、鹏景阁大厦、西门子大厦、诺金酒店、金尚·丽办公楼、海润国际公寓、和乔丽晶(公寓)、东方之子(公寓)、BEZ电子城高科、利星行中心、望京SOHO……另外,根据这些建筑物,可以推断出画面上的其他的著名机构。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坐落于画面左上大西洋新城那个区域,“小韩国城”在鹏景阁大厦附近,798艺术区在画面右上BEZ电子城高科下面。

《风景 2016 01》完成于2016年9月。艺术家通过描绘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步步变化,向观众展现了改革开放中的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北京CBD的推出对这个地区的影响,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风景”。这期间,最大的变化无疑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从互为熟人到互为陌生人的变化,它横跨三十年。

从画中看城市景观

当我看到这幅画时,就如同走在了城市景观中,自然联想到由它而生的文化和社会景观。汪峰的那首歌曲《北京北京》(2007),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社会和文化景观的影子。“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文化景观,是一条条的街道,霓虹招牌和楼宇;社会景观是这中间迷茫,挣扎和相互拥抱的场景。

我们或许可以将这幅作品看作是艺术家视野的城市、文化和社会景观。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用自然和客观的态度描绘了北京城区东北部的一组建筑形状样式,它同时有着超现实主义的寂寞感。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建筑以外的风景。占据画面40%的天空,更加给人以孤独感。窗户,在绘画作品中,代表经验主义的观察视角。画面中没有人物,让观看者感到人的寂寞。

艺术家眼里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学家眼里的人与人之间相处森严壁垒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学者眼里的新型的社会景观。这也正好验证了法国哲学家古伊·德波尔德(1931-1994)的看法。他在《社会景观》(2014)中写道:“社会景观不是图像的集合,而是在图像操控之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德波尔德提到的社会关系,在这幅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对这幅作品时,我觉得我似乎置身在剧院之中。观赏者成了作品的一部分,与作品组成了一幅装置作品。观众穿越城市表面,研究作品中的图像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应该没有人仅仅将一个网格里的建筑当作一个建筑来理解它。如果我们将一个网格与其他网格相联系,就能看到城市变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记住了时间,时间即存在。

从画中看城市记忆

《风景 2016 01》,让我联想到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家洛佩斯的《Madrid desde Capitán Haya》(从Capitán Haya这条街的方向看到的马德里城市景观)。这幅作品集合了从1987年到1996年马德里城市上空瞬间消失的光。洛佩斯将世界作为情感映射的空间。这幅作品出现在2008年波士顿美术馆为他举办的个人作品展上。在展册上,引用了洛佩斯这么一段话:“我意识到城市景观是我自己创作的一个主题,它将伴随我的余生。大城市的全景就是人类的大舞台,人民自主地生活在那里,同时这个舞台很像我工作室的屋内,我很熟悉它们。”《风景 2016 01》何尝不是张晖为自己和观看者搭建的,观看万物生长的舞台。

城市景观折射出人类的命运。建筑,是设计师按照自身的审美和对科学规律的认知,将不同形状的实体组合在一起成为挡风遮雨的家园、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历史事件的丰碑、崇高和伟大的标志。对于建筑的这些理解,早已深深印刻在现代人的脑海里。

洛佩斯借太阳光和发生在城市里的周围琐事,讲述了时间与存在。那么,张晖借建筑,在《风景 2016 01》讲的是一个“虚静的场”。在作品前,游走的人找到了一个冥想的道场。当代艺术作品并不提供答案,但它提供了艺术家“与神遇”的朴素世界,一个可以神游的宇宙空间。

洛佩斯的《Madrid desde Capitán Haya》是马德里现实主义的写照。那么,张晖的作品会成为人们对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