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是近期热门的展览。展出迄今为止唯一发掘的明代帝王陵中的随葬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万历皇帝的金冠,和孝端、孝靖皇后各两顶极尽华美的凤冠。
(资料图)
谁能想到,孝靖皇后的那两顶凤冠,她压根没运气戴过呢。
孝靖皇后比万历小两岁,本是万历母亲李太后宫内一名侍女,偶然被万历临幸了一次,就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因此被封为王恭妃。这个剧情到这里为止,与万历生母李太后的经历一模一样。然而后面的她,就没有李太后那么幸运了。
万历并不喜欢她,也不喜欢她的儿子。一年后万历娶到自己的一生所爱郑贵妃,便更加后悔这一次冲动。他想让自己与郑贵妃的结晶朱常洵做太子,母后和群臣都凭着“立长不立幼”的祖训站出来反对。万历与群臣,由此开启了持续十年的“国本之争”。
几乎每个皇帝上台时都希望自己英明神武,万历也曾努力过。他十岁登基,在辅政大臣张居正的严厉鞭策下,在母后的动辄罚跪下,克制住自己所有私念,做一个不会犯错也没有自我的人。但欲望越被压制,反弹也就越厉害。当他意识到所有他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被允许、他只能做个神不能做个人时,他不想英明神武了。
“国本之争”是万历对英明神武标准的第一次激烈反抗。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想对自己喜欢的女人和孩子好,为什么就不行。他每一次企图都遇到了朝臣的严辞反对,哪怕是想搞一点小动作也会被人识破,从而得到更难听的指摘。他没有魄力与他的大臣们公开对抗,只好不断拖延、不断消极抵抗,但朝臣们不放过他。他们一次再次地上书,不仅反对他为小儿子与郑贵妃额外开恩,还逼迫他尽快给朱常洛确定名分。
这个漫长的争斗最终以他的母亲出面而尘埃落定。母亲问他为什么坚持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他不敢说自己更喜欢郑贵妃,而以别的理由搪塞:“彼都人(侍女)子也。”没想到这句话刚好戳中了李太后的痛处:“尔亦都人子也!”一句话将十年纷争画上了句号,太子之位确定。
没有对外抗争力量的人,往往对内的破坏力惊人。漫长纷争中,万历帝把他的怨毒传向了他能伤害到的每一个人。不小心生了皇长子的王恭妃,早早被打入冷宫,即便是儿子当了太子也没改变她的处境。在缺衣少食中度日的王恭妃渐渐双目失明,后卧床不起。等自己的儿子终于得到许可去探望时,发现她的宫门锁都生了锈,必须用铁锤砸开。朱常洛抱着母亲放声大哭,王恭妃听到哭声,伸手摸着儿子的头说:“我儿长大如此,我死也无恨了。”便气绝身亡,死时四十七岁。
同样没有得到宠爱的王皇后,在心惊胆战中活了一生。她时时防备着郑贵妃取代自己的位置,满腔的怨恨不敢公开表达,又转到更弱的人身上。史载,几十年下来,毙于她杖下的宫女有数十人。
被万历专宠的郑贵妃也没有得到她希望的美好生活。在“国本之争”以朱常洛立储结束后,她的儿子被封为福王,遣就外藩。万历死后,再没有人为她撑腰,她在冷宫中住了10年后死去,死后被葬入孤坟。
得到了太子之位的朱常洛活过了他的父亲,并顺利继承了皇位。但由于他长年生活于忧惧之中,又没有得到过像样的照顾,身体虚弱,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了。
万历在“国本之争”失败后,采取了十分消极的对抗方式——经常不去上朝。他被后世盖棺论定为“酒色财气,四病俱全”,他不上朝所称的理由“朕……足心疼痛、不时眩晕、步履艰难”也被群臣认为是酒色过度,因此不断上书劝谏他“力以美女(郑贵妃)、酗酒为戒”,即便被他一个个杖责,批评依旧。跟群臣聊不通的万历此后干脆彻底摆烂,创造了28年不上朝、不见大臣的记录,大明王朝也在他这辈滑入深渊。
1958年,定陵地宫被打开,万历帝的死后居所现于世上。他的身边,睡着的是他不喜欢的两位后妃,他以痛苦的姿势躺在棺中,身边有两只长年使用过的药罐。他驼背,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了不少,可见“足心疼痛、不时晕眩”也真不是托辞。
5顶豪华金冠就是在此时被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其他大量精美器物。拥有一切华美的东西,唯独不拥有对生活的自由选择,不知地宫中这三个人的人生,是不是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