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展览: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展期:2023年3月18日-6月11日  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正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是一场很有意思的展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提到当代艺术,观众的普遍反应都是“看不懂”;当“观念”“场域”和“后现代”等词汇已经变成社交媒体上的套用点评和固定短语后,当代艺术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很难讲的东西,只在艺评人和艺术家为代表的艺术圈内窄窄地流通。

那么,从这点上来说,正在举办的这场展览一反常态地打破了“难懂”这个问题:本次展览上展出的作品,不仅初次求学的艺术生能够理解,任何一位走进美术馆的观众都能看懂。可以说,耿建翌的艺术就像一场颇具幽默感的沉浸式戏剧,在让你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会产生继续探讨的冲动。

展览中我们看到,耿建翌“雇佣”一名女工代替自己去上海感受现代生活,并向他报告;许多年轻人受邀填写了一张个人信息表,细读起来十分无厘头;一些从展览中撤下的垃圾被收集起来放在台子上作为艺术品展示;一些当地居民家中的地砖图案被再编排组合成一件作品……耿建翌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形式,有行为艺术、摄影、油画、丝网版画,在不同媒介之间驾轻就熟地穿行,很难想象这都是由同一位艺术家创作与策划的作品。

艺术本质为何?耿建翌先把这个问题放回到作为创作者和观众的人身上。就像展览名称“他是谁?”那样,以问句开启,耿建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一系列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作品。

《他是谁?》是耿建翌于1994年创作的作品,艺术家预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一个陌生人曾经到访你家,你要如何判断此人身份?为了弄清这个到访的“他”是谁,耿建翌向所有可能见过此人的邻居咨询,询问此人长相,并要求邻居们画出此人的形象,给出客观的外貌描述和事实经过。在“煞有介事”的描述中,同一个人在不同人口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严肃的描述更增加了这份幽默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人想要远行拜访他人就必须随身携带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否则简直寸步难行。随意流动的人口会被视作“黑户”遣送回乡。联想到这样的创作背景,“他是谁”就有了更深刻的意味:当一个人的身份仅倚仗于一张盖有红章的纸片时,他的命运往往是难料且飘摇的。

在之前的作品《表格与证书》中,耿建翌用表格的形式让与会者填写了这张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调查问卷”。那时批评家高名潞在安徽黄山的江心洲宾馆策划了“黄山会议”,也是一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研讨会。耿建翌让与会者们填写了这张表格,表格内容包含基本的姓名、住址、年龄、身高等等,还有诸如“你最尊敬的人”“对你影响最深的事”“你的理想”等等。填写表格的观众们,既有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的人,也有诸如黄永砅式玩世不恭的回答——最喜欢的人:女人;体重:每日浮动中。耿建翌将表格收集起来作为艺术品展出。这放到今天来看,也是相当有意思的行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表格化是最高效且精密的管理形式。表格通常与照片、个人陈述与他人评议等材料组成一份档案,个人的生理信息、家庭成分、求学与就业、婚恋情况、个人未来规划倾向往往都被记录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并且这张纸会被保存数年,还会定期加入对此人的阶段性评价。耿建翌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多次使用了照片和“档案式”陈列方式——这也许与艺术家的个人记忆相关。对于曾经在上个世纪生活的人和每天与档案打交道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早已渗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如果要去回顾一位已逝之人的一生,往往也只能通过这份档案来了解他。这是一个时代的痕迹,也是一个人曾经生活于此的证明。

莎士比亚曾经写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与作品、观看者与被观看者,这些概念都是艺术史与哲学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再提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话题就变得更多了:艺术到底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艺术能够为我带来什么?如何去判断一件物品是否为艺术品?耿建翌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和实践,反复叩问着这些与本质和根源相连接的问题。也许换一位艺术家来做,会更沉重或沉默一些,但耿建翌的沉默中带有嬉戏的趣味性,幽默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对人的存在与生存境况的关怀让这份幽默化解了艺术的门槛,让它变得平易近人,让它变成一项可以参与也可以讨论的公众活动——就像耿建翌曾提到的那样:“对我来说,艺术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是我看世界的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看世界,你会看得更细致,会得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是艺术对我的帮助。”

比起形而上的追究,耿建翌更多的是在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他也说过“经验的得来和付出好比化缘”,“我想自己工作一半,由观众来完成另一半”。展出黄山会议的表格后,耿建翌还为每个填写了表格的参与者颁发了证书。“由于您的合作,使每件作品得以最后完成。因而您将作为半个艺术家进入艺术史。特发此书为证。”希望创作人人都能参与,也能从中获得共情感的艺术也许并不是天真的乌托邦式幻想,耿建翌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参与从来都是有意义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