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出发,驾车向北行驶约130公里,抵达代赫纳沙漠腹地塞亚希德。这里是第七届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骆驼节的举办地,几个月前,世界各地游客和骆驼爱好者慕名而来,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沙漠狂欢”时刻。
阿拉伯语中
骆驼有几千种叫法
(相关资料图)
骆驼是沙漠文化的最佳代言者。沙漠游牧民贝都因人视骆驼为忠实伴侣,骑骆驼行走,喝驼奶解渴,吃驼肉充饥,用驼皮制衣,以驼毛编织帐篷,取驼尿治病,贝都因人的生存、生活、贸易、运输无一不靠骆驼。历史上,阿拉伯军队正是依靠骆驼和马对外征战,不断扩大帝国版图。骆驼还曾充当彩礼、赌注和个人财富等的计量单位,在交易过程中发挥货币功能。
骆驼吃苦耐劳的特点,被贝都因人视为沙漠生存之道。阿拉伯人经常使用“比腿根长着肿瘤的骆驼还能忍耐”“比背部两边磨出痂的老骆驼还能忍耐”等谚语,来形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父亲向儿子传授骑骆驼的技巧,培养其控制骆驼的耐心,学习与骆驼的相处之道,适应沙漠生存环境,这是贝都因人将古老智慧传承给下一代的重要方式。
语言学家曾统计过,阿拉伯语中关于骆驼的叫法,按公母、年龄、数量、脾性、外形特征、行走快慢等不同标准,可衍生出多达数千个词。仅根据每天喝水次数或母驼妊娠期,就可以细分出十余种不同种类的骆驼。尽管其中大部分是已弃用的古语词,仍无法改变骆驼在阿拉伯半岛社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20世纪后半叶,沙特凭借石油经济积累的大量财富,兴建基础设施、盖楼修路,作为“沙漠之舟”的骆驼逐渐被卡车、越野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取代。沙特公路上时不时出现用卡车运送骆驼的现象,是为了避免骆驼在高速公路上行走引起交通事故,但也似乎在向本国民众和外国游客暗示骆驼之于沙特社会的崇高地位。如今,与骆驼相关的沙漠旅游、食品、兽医保健、装饰配件、文化、运输、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沙特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行业。
选美奖金丰厚
个别骆驼被迫“整容”
1999年一群贝都因人创办骆驼选美比赛后,骆驼选美之风逐渐在沙特国内兴起。随着沙特王室的介入和支持,骆驼选美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2017年,沙特官方宣布以沙特开国君主命名骆驼文化活动,取名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骆驼节。国王骆驼节是沙特对外展示本国开放形象的重要舞台,本届国王骆驼节有30名妇女参加以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妹妹努拉公主命名的“努拉公主骆驼赛”,宣告了赛骆驼不再是专属男性的活动。
巨额奖金始终是驱使世界各地选手赴沙特参赛的主要动力。本届国王骆驼节共有3.5万头骆驼参赛,这些骆驼按年龄分成5岁以下未成年组和5岁以上成年组,按肤色分成深色驼毛组和浅色驼毛组,共参加75场不同组别的竞赛。仅骆驼选美大赛一项,主办方就开出高达1亿里亚尔(约合2665万美元)的奖金。
对于外国游客而言,骆驼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分不清谁是谁。对当地人而言,则并非如此。主办方为骆驼选美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评审标准,按头部和颈部(25%)、上半身(20%)、正面(15%)、腿和背面(10%)、毛发及整体外观(30%)对参赛骆驼分项打分。根据评审细则,符合审美标准的骆驼应是驼毛油光可鉴,不染色、不文身;颈部细长且优雅,颈部和驼峰之间长而结实;头大且挺拔,嘴唇厚实且下垂,睫毛长且乌黑,耳朵竖起有褶皱;驼峰大且匀称,背部高耸,姿态优雅;腿部细直且强壮,脚掌大且趾间距离适当。
为赢得比赛、获取丰厚奖金,纷至沓来的参赛者中,也有个别人铤而走险。参赛骆驼嘴唇被注射肉毒杆菌、耳朵被动刀进行“微整”等改变其自然形态的作弊事件,时有耳闻。由此,骆驼选美大赛经常被指商业气息过浓。
当地人眼中,骆驼日益成为沙特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听闻有人在本届国王骆驼节期间,花了1.2亿里亚尔(约合3200万美元)买下12头骆驼,每头骆驼均价接近一辆豪华轿车,真是名副其实的豪驼!但对于参赛者而言,参赛名次更关乎家族荣誉和社会声望,好胜心驱使海湾地区数百个家族在比赛现场搭起帐篷,增加媒体曝光度,为自家的骆驼摇旗呐喊。
召唤骆驼口令
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国王骆驼节的节目单上既有赛骆驼、骆驼选美、骆驼发型大赛、骆驼装饰大赛、骆驼摄影大赛等极具观赏性的竞赛类活动,又有沙雕展、艺术展、美食节、民俗集市、帐篷晚会、骆驼博物展等兼具趣味性和文化内涵的活动。过去几届国王骆驼节偶尔会增设“最高骆驼”的展示环节,2018年第二届国王骆驼节曾评选出世界上最高的骆驼,一头高达3米的骆驼一举打破此前1.9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赛骆驼更像是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竞赛活动。骆驼在专属的沙漠赛道上纵情奔跑,背上绑着电动马达和扩音器。一旁的公路上,主人们开着越野车,沙尘四起间用对讲机为自己的骆驼加油助威。马达驱动鞭子抽打骆驼,扩音器接收主人号令,鞭策骆驼向前飞奔。求胜心切的参赛者有时也会违规安装带电击功能的马达,只为自己的骆驼能跑得更快些。
骆驼赛道长达数千米,习惯了慢节奏生活的骆驼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欠缺比赛经验的骆驼也可能中途退赛,驻足欣赏风光,甚至倒在赛道上“躺平”。
本届国王骆驼节历时一个半月,吸引了200万游客和参赛者。除各方贵宾外,阿曼的“皇家骆驼军团”也隆重亮相,据说成员都是纯种的阿曼骆驼,其中一头母驼还拿下了今年3月阿曼“苏丹杯”骆驼赛跑节的冠军。
沙特的骆驼选美大赛对同属阿拉伯半岛文化圈的邻国产生了示范效应,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纷纷效仿,举办各类骆驼选美大赛,试图通过骆驼这一展示沙漠文明和贝都因人传统的文化遗产,构建国家认同和民族主义叙事。
去年,贝都因游牧民用于召唤骆驼的口令传统“阿尔赫达”(Alheda"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王骆驼节成为展示这一文化遗产的天然平台。这套传统口头指令带有古代阿拉伯诗歌特有的节奏感,贝都因人使用“阿尔赫达”同骆驼建立联系,有时配以手势和乐器,召唤骆驼迅速集结,或将其驱赶至特定区域,训练骆驼区分左右、站立或跪下。
当地一位游牧民介绍称,骆驼非常熟悉主人讲话的语音语调,只有当主人叫唤时,骆驼才会回应,遇见沙尘暴时只有主人使用“阿尔赫达”才能安抚骆驼的情绪,把它们聚集在一起。
国王骆驼节是沙特改变外界对其刻板印象的重要尝试,也是世界近距离了解沙特传统文化、感受当地人对骆驼的热爱的最佳窗口。
从沙漠来,向沙漠去,承载沙漠文化的国王骆驼节正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属感。
当下,沙特正在努力构建一套传统与现代互嵌融合的国家转型叙事,骆驼充当了连接两者的天然使者。它们在沙丘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方式,似乎也在提醒人们,转型之路更需要在保持定力中行稳致远,唯有如此,才能穿越充满挑战的沙漠,找到新的绿洲。
作者:包澄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