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老百姓的话语中,“拐弯抹角”早已成了一个词汇,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直截了当,常打擦边球或环顾左右而言他。根据《汉语词典》,“拐弯抹角”一词出自于传统民居建筑施工上的一个手法,意思就是将建筑物的直角抹去。这个词在旧时的北京城里极为常见。
当年,胡同里多走牲畜拉的车辆和人抬的轿子,老百姓在临街房屋外墙的拐角处,为了过往行人和车辆的方便,把房屋的直角下部抹成一人多高的圆弧或砌成斜面,以达到行人不易碰伤、车辆不会受损、房屋不被碰坏互利共赢的目地。王府大院多在宽阔通衢上建造,用不着“拐弯抹角”,而窄小街巷里多为民居,“拐弯抹角”有着实际用途。
(资料图)
那么,北京城的胡同街巷里究竟有多少处这样的“拐弯抹角”呢?
“拐弯抹角”做法有多种
翻看自己多年前拍摄的胡同照片,还真发现了不少“拐弯抹角”的影像留存。这些照片在当时也是挂一漏万,仅仅是记录了冰山的一角。
比如东城区先晓胡同(原贤孝牌胡同)与大雅宝(原大哑巴)胡同相交处;后局大院胡同、织染局胡同、连丰胡同处;东城区(原崇文区)茶食胡同166号、长巷五条与青云胡同相交处的两处;西城区阴凉胡同东口北侧、阴凉胡同5号对面;西城区义达里、铜井大院胡同20号院西南处;西城区(原宣武区)包头章胡同36号院西北处;西城区(原宣武区)棉花下二条东口南侧与裘家街相交处、西城区朱苇箔(猪尾巴)胡同南口东侧等。
如今再对照,发现有不少“拐弯抹角”随着胡同的消逝也已无存。
从照片上看,这些“拐弯抹角”的尺寸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圆弧的也有斜面的。有的砌筑得非常精细,有的略显粗糙。砌筑方法多为砖砌结构,也有少量的石预制构件。它们大都砌筑在街巷要冲之处,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砖砌的“拐弯抹角”在施工时是相当费工费力的技术活儿。要把墙的下部小心地砌成圆弧形或斜面,一直砌到不妨碍人、车的视线和行进高度,才又将一点点伸出的方砖衔接起来,按常规的墙角砌法砌成直角。这样做,其成本和技术水平都要高于直接砌成直角的墙角。
除了自己拍摄的图片,笔者也查阅了其他人拍摄的照片,当时,北京城胡同有两处直角“拐弯抹角”最具代表性:一处是东城区先晓胡同与大雅宝胡同的拐弯抹角;一处是西城区(原宣武区)包头章胡同36号院西北处的“拐弯抹角”(如今该胡同已不在)。
这两处“拐弯抹角”在京城的众多拐弯抹角中应属精品,代表着那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仔细对比这两处“拐弯抹角”的照片,可以看出它们在砌筑手法上还是略有不同。先晓胡同与大雅宝胡同的“拐弯抹角”底部圆弧形砌筑地更大,而上部砌成直角的那部分不显突兀,似在不显山不露水中静静的完成,那种抒情似的节奏感,更像是夜空中飘来的一首小夜曲,温婉而动听。而包头章胡同36号院西北处的“拐弯抹角”,收分有序、棱角分明,似一首高亢嘹亮的进行曲,声震屋瓦、一气呵成。
两处的“拐弯抹角”因所处街巷宽窄以及来往车辆行人多寡的不同,在设计理念和处理方法上各有千秋。前者具有南派的细腻,后者彰显北派的豪爽,但无疑都是老一辈工匠们高超技艺的体现。可惜的是,这两处“拐弯抹角”早已化作烟尘随风而去。
一个院落两处“拐弯抹角”
在京城里还有一处(准确地说应该是相邻的两处)“拐弯抹角”,属于特殊的存在。这就是东城区长巷五条与青云胡同(南北向)相交的一段。此段路北的院落原有一座向南的门楼,现被堵死改为住房。院落现在的大门向东开在青云胡同里,门牌为15号。长巷五条从西南方向拐弯,又向东延伸到东面的青云胡同,将院落围合形成三面临街的形状。此院南房在三面临街的状态下,出现了西南角和东南角两处直角,而这两处直角均被砌成了“拐弯抹角”。在一段不长胡同内的同一处院落被砌筑出了两处“拐弯抹角”,这在京城的街巷里还真是少见。从这个院落被砌筑了两处“拐弯抹角”来看,可以揣测出当年这个院落外的胡同是这一区域内人来车往的必经之路。
此院东南角的“拐弯抹角”紧邻青云胡同。以前青云胡同少为人知,如今成为三里河公园的通路,把深藏闺中无人知的这处“拐弯抹角”显露了出来,成了网红打卡地。而西南侧的“拐弯抹角”,因偏居一隅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其实西南角的这处“拐弯抹角”相比东南角的“拐弯抹角”名气要大很多,它曾是京味儿电视剧《情满四合院》中一组镜头的拍摄地。熟悉此剧观众如果看到这组“拐弯抹角”,就能想起剧中的情节:反面人物许大茂发现秦京茹进了女厕所,他便背靠着这处“拐弯抹角”,等待秦京茹从女厕所出来(此厕所距这处“拐弯抹角”只有几米远,现翻建后的男女厕对调了位置)。
有意思的是,这处“拐弯抹角”与它相邻的几条胡同,还被记录在了这部电视剧里。
在翻看这些照片中,还发现了多种石预制构件的“拐弯抹角”。这些石预制做的“拐弯抹角”层次分明,节奏韵味十足,不但有实用效果,本身具有的装饰性也美化了环境。老一辈工匠们在处理这些细节上,具有足够的大智慧。
西城区阴凉胡同东口北侧以及这条胡同5号对面三挑梁支撑就是采用的石预制方圆过渡的“拐弯抹角”。在十多年前,这条胡同连同这些“拐弯抹角”一起消失了。
另外,西城区铜井大院20号院西南角的“拐弯抹角”对直角的“拐弯抹角”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上下部分被整体处理成圆弧的形状,在接近房檐的地方分几层圆弧形檐口层层递进,最终与圆弧形的房檐衔接为一体,浑然天成。整体看,它虽呈圆弧形,但檐口在层层递进变化中产生出韵律感。最后,一朵很大的“莲花”覆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韵律之美达到了极致。无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这处“拐弯抹角”都不失为一幅优雅的艺术品。
前段时间,笔者再次来到此处“拐弯抹角”,发现此房已翻建,“拐弯抹角”还在,但上面部分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韵律感差了很多。
除了这些直角的“拐弯抹角”之外,还有一种从上到下都被砌筑成半圆弧形状的“拐弯抹角”,在京城街巷的要冲之地也不少见。从技术层面来看,这种半圆弧式的“拐弯抹角”容易操作,技术上的含金量也比直角“拐弯抹角”的要低一些。
“拐弯抹角”在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上体现着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思想,从中能看到老百姓谦逊礼让的特质。虽然实物大多数已经消失不见,但它们的存在恰恰说明了传统建筑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