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译主演的悬疑刑侦剧《他是谁》正在优酷热播。该剧凭借充满悬疑感的故事、快节奏的叙事、硬派的拍摄风格引发关注,成为近期口碑和热度最高的剧集。日前,该剧导演鲍成志接受记者专访,谈及对于男主角张译的选择,鲍成志表示,从始至终张译都是卫国平的唯一人选,张译身上有一种孤独感和隐忍感,和剧中卫国平“软弱的英雄”的气质很吻合,“在拍摄时我们时而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这么一个人,一个因为惨案痛失兄弟而八年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的卫国平,一个会对档案室资料烂熟于心的卫国平。”

初衷:呈现一个处于困惑之中的英雄

新京报:和其他的悬疑刑侦剧相比,《他是谁》有什么特别之处?


【资料图】

鲍成志:我们经过长期的素材整理,有很扎实的案件基础和线索结构,包括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我们想要呈现的是一个处于困惑之中的英雄,他身上有着隐忍和孤独的力量。而他面对案件时不仅仅是在做一个谜题游戏,不是解开就可以了。在解谜的过程中,他逐渐变成了谜中人,被这个谜笼罩进去了,从持棋人成为局中人。想要赢这盘棋,走出这个困局,首先要做的是重新面对自己。卫国平要去面对自己的伤痛弱点,一边跟案件博弈一边跟自己斗争,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不止是卫国平,剧中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他们破获案件的过程,就是在经历走进谜团再走出来。这样一种把案件和警察的个人生活、个人命运纠结在一起的思路模式,是我们最后找到的独特点和吸引人的地方。

新京报:剧中有哪些细节是来自真实的警察查案过程吗?

鲍成志:在整个剧本的完成、拍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做了大量的采访,创作过程中有专业的公安顾问在为我们进行指导,所以有很多细节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素材。比如说卫国平和顾开岩的审讯戏,警察在真正的审讯当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会怎么说,对已知情况是如何一步一步透露给被审讯者,让他获得一些信息,但又有一些未知的东西,让他产生心理的恐慌和疑虑……这些在真实的案例当中,刑讯专家、警察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讯原则逻辑,还有他们的一些技巧,我们都放入到了戏里。

拍摄:用一种真实来拍摄刑侦剧

新京报:在拍摄手法上,《他是谁》很硬派,强奸、雨夜杀人、割喉、碎尸等情节都展现得干净利索,没有遮遮掩掩,这是一种更“直给”的方式来拍摄刑侦剧吗?

鲍成志:我们只是希望能用一种真实来拍摄刑侦剧。不管是场景还是道具设计,都尽可能呈现出写实感。甚至是镜头处理也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让观众能更具代入感和信服感。

新京报:二十多年前的刑侦手段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监控、DNA技术都没有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更需要突出警察个人的突破?也就是更强调破案过程中“人”(非科技)的力量?

鲍成志:可以这么说,在科技并没有普及的年代,真相的挖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神奇,寻错方向、大海捞针、陷入僵局才是日常,是我们想表现的一种真实。或许应该说在这样的时代里对于刑警的挑战更多、困难更大。

新京报:在叙事节奏上,《他是谁》也没有像一般的刑侦剧,一个一个案件推进,而是同时几个案件一起解决,一人同时推进多个案件,因此也显得节奏很快,这种设置是如何考虑的?

鲍成志:我们在前期采访,包括日常了解和生活体验当中发现,刑警办理的案子不是按照所梳理的前后逻辑来发生的,所以同一个警员会同时处理很多案子。有些故事出于叙事的需要,把这些案子单元化,前后首尾相接,这是讲故事的需要,可以让观众更集中注意力。但实际上警察和案件之间最真实的关系,就是不期而遇,可能一来一大堆,大大小小的,甚至哪个更重要,哪个更急迫,这本身就需要自己去判断。这样的设置可以预想的优势就是节奏的加快,而且主人公的压力感更强,让观众也感觉到那种喘不过气来,永不停歇、不得不去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感觉。但是这种设置也面临挑战,这样叙事会不会互相干扰,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对剧本进行调整,尽量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细节:想让观众看到真实存在的宁江

新京报:剧集除了一些“正面刚”的场景让人印象很深之外,还有一些人性的小细节也非常有记忆点,比如警察察觉到清洁员阿姨没有天天去清理垃圾,安抚她不要有顾忌,如实说几天清理一次垃圾;还有看出来街道领导“满嘴跑火车”,让他真实填报去核实过的地方。这些是不是都是平时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查案“点”?

鲍成志:剧本创作反复打磨修改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编剧团队曾去到多个地方进行采风收集,不敢说这些细节的地方是不是办案中会被忽视的点,但这样的设置也是希望让大家明白,刑警办案需要考虑的地方有多细,也想让大家看到这样一座仿佛真实存在的宁江,这里的清洁阿姨也会偶尔偷懒,也有不太靠谱的街道领导,这就是最真实的宁江,里面所有的人都是自然存在的。

新京报:剧中也有一些“冷幽默”的地方,比如卫国平嫌弃徒弟话多,说“你能帮我一个忙吗?把嘴闭上。”幼儿园门口的“把衣服扣上”“不冷”等等这种,也算是一些小心思吗?

鲍成志:这些大家觉得很有趣的细节,一些是我们的预设,希望这群人在一起是暖烘烘的,整个警队充满了温暖美好和烟火气息。比如卫国平和顾卫东的谈话我们就在大澡堂里进行,刑警是他们的工作,但他们一定是有自己的生活的,这就是大家说的“人味儿”。而且很多小设计也是大家在现场碰出来的,比如师徒两人在办公室,一扇窗开了那就继续拍,拍完反而更自然更有效果。

新京报:剧中垃圾场翻尸块这场戏是怎么拍的?真的是垃圾场吗?

鲍成志:这是真实的垃圾场,堆得跟小山一样高,剧组买了六七十车的真垃圾堆在那儿。拍摄前虽然做了一些防护措施,但是现场还是很辛苦,加上拍摄时还赶上雨加雪,真的很不容易。这场拍了好几天,就在这个垃圾场待着。为了真实,我们确实这么做了,大家也都很配合,虽然很有味道,但最后的效果也确实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人物:卫国平身上有一种孤独感和隐忍感

新京报:此前荧屏上已经有太多的刑警形象了,在你看来,卫国平是一个什么样的刑警?如何避免一些“主角光环”?

鲍成志:卫国平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想塑造一个“软弱”的英雄。他很坚韧、强悍、很有能力,但内心有自我否定的一面。他会否认自己应该拥有快乐,应该拥有正常人拥有的那些好的东西,原因就是战友的牺牲。而且他觉得是跟他有关的,他总在质疑自己过正常人生活的资格。所以卫国平刚表现出在情感上的松动,马上又把自己锁起来,刚表现出一点儿生活轻松状态,很快又回到战斗状态当中。这一点也来自于我们的采访,有失去过战友的干警跟我们讲,那种感受就是,有时候你闭眼,或者喝了酒,在你情感脆弱的时候,突然感觉这个人就坐在你旁边,而且挥之不去,这些我们也放到了卫国平的身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弱”的英雄。我们一方面期待他把案子破了,但我们更期待他能跟自己和解,他要跟自己和解的前提一定是先把案子破了,是矛盾又统一的状态,这是卫国平身上值得关注的地方。

新京报:张译自己就已经演过很多刑警了,而且近期就好几个,你认为他身上有什么气质符合卫国平?在表演上,会和他之前的刑警角色有意做一些区分吗?

鲍成志:从始至终张译都是卫国平的唯一人选,从一开始剧本创作出来到后面讨论人物的时候,这就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因为卫国平身上有一种孤独感和隐忍感,他的力量不是直接外放的,而是总有自我克制和约束的感觉。我们甚至可以把他称为“禁欲系”英雄,总是在努力地约束自己,然后去完成最为艰难的选择。这一点上,就要求演员有很强的塑造力,能够和角色身上有统一性,或者说色彩上的一致。而表演上的细节,很多都是现场的碰撞,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人生,所以自然有着自己的特质在。

新京报:剧中对于卫国平的感情线是如何考虑的?女主为何选择陈雨锶?

鲍成志:聂小雨和卫国平实际上是恰恰相反的。卫国平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他的简单就在于他在跟自己较劲,他跟自己过不去。所有案件,所有过往,所有伤痛,都是他自己背负起来的。而聂小雨刚好相反,聂小雨是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复杂。聂小雨的出现不只是为了和卫国平谈谈恋爱,聂小雨就是卫国平的困境,或者说聂小雨是卫国平生活困境的一个象征、一个具体化。比如明明彼此相互喜欢,但因为聂小雨的社会关系和陈山河牺牲的刺,卫国平放不下这些负担。最关键的就是聂小雨对卫国平的挣扎是全部知晓的,她有意在卫国平面前扮演小女人,她是在用小女人的方式,用自己被拒绝的方式去抚慰卫国平,分散他的痛苦。所以聂小雨看起来很简单,似乎是一个恋爱至上的女孩,一个痴情姑娘。但实际上,她的痴情背后有对卫国平深刻的了解,而且她也深知自己和卫国平是不太可能在一起的,困难重重。她虽然把自己的梦说出来了,但她知道这个梦是很难实现的。这个姑娘柔弱又坚强,具备少女的单纯和元气的同时,她对生活和社会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所以在需要她出手的时候她会成为特别好的助力。而这个人物形象就需要女演员既有少女感,又有一个强者的坚韧,又不失女性的妩媚,包括她的俏皮、情绪化,这些东西必须都具备,而雨锶身上就有着这样的色彩在。

题材:在案件之外给予观众生活感

新京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哪个部分?

鲍成志:剧本前后做了几次非常大的调整,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寻找人物的立足点,找到人物的困惑到底是什么,他的困惑又如何和其他人的困境形成互动的关系,然后来推动整个故事及案件线索向前发展。而对于卫国平这个角色,我们想要达成的一个目标就是,除了破案以外,他生活的困境,还有他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怎么能够抓住大家,而且能够让大家最后认可这是一个有缺点又令人可信的人物。另外剧本还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有多条线索,多个案件,包括案中案的“套娃式”案件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聂宝华集团的线索,如何把所有案件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挑战。我们从一开始就摒弃了单元式的结构处理,因为很多剧已经做过了,也不太适用于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我们的主题就是在一些看似不能完成,甚至可能没有结果的案件追寻中,体现公安工作的价值。所以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怎么能把这些大小案件,包括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我们下了很大的工夫。

新京报:这两年来悬疑刑侦剧大批涌现,在你看来,一部优秀的刑侦剧应该具备哪些要素?从刑侦剧的创作来说,目前还面临着什么集体困境吗?

鲍成志:案件吸引观众的能力。如果是太常规的案件,可能观众会觉得在观看的角度来讲,刺激性不够,或者新奇性不够,但如果是太复杂的案件,又面临叙事的挑战,怎么能把一个复杂的事讲清楚,还具备反转,同时又能够跟观众形成智力上的良好互动,这是一个标准。刑侦剧,和所有的其他类型剧一样,都要树立非常鲜明和让观众接受的人物,而且这个人物不止包括正面人物,也包括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因为刑侦剧大多数时间的视角都在主人公警察身上,反派或者是罪犯往往都是带有隐藏性的,但他的活动反过来极大刺激主人公的具体动作,又要表现他,又要想办法藏住他,做好这样的平衡,也是一部好的刑侦剧的标准。我个人认为,除了这些基本的指标之外,好的刑侦剧还应该在案件之外给予观众一种生活感。这个生活感倒不是说纪实,而是要让观众感觉到,我确实在观看一些人的人生,而不只是在看偶发的奇怪事件。当我看完这个案子以后,留下的印象和思索,也不只是说一个案子破了,这个人真坏或是怎么样,而是说,我看到了不同人的人生轨迹,是如何通过一个个案件扭到一起的。

刑侦剧的创作集体困境,首先就是这个类型本身已经很成熟了,各种风格、类型标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非常熟悉,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的困境。如何在成熟的类型创作中去创新,找到新的东西又不破坏应有的标准,确实是创作者需要去面对的困境。其次在创作尺度的分寸掌握上,我们的创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边界的,而创作本身就是需要突破一些固有的东西,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如何相互支撑,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