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遗址

丹水河畔、垂棘山下,坐落着华夏古镇高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存“高都遗址”。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夏桀王在此建都。悠久的历史、辉煌的往昔,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物遗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样的万年古镇,将会有什么样的际遇等着我们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了高都古镇。在高都遗址广场,我们看到了“泽州源起,天下高都”这句古镇宣传标语。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高都自古以来就是通商必经之处、兵家必争之地,这句标语足以体现高都古镇对于泽州县乃至华夏民族起源的重要意义。

高都遗址广场

听着当地村民的讲述,我们远眺垂棘山。垂棘山盛产美玉,且玉器琢磨技艺十分精湛。垂棘山后,有璞玉亭;垂棘山前,有琢玉台。后人用“垂棘之璧”,来代指名贵的美玉。比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著名的《西都赋》中,就提到:“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垂棘山

高都历史悠久,留存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其中的明清大院保存完好,古屋连片,鳞次栉比,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精品。

明清古街建筑

走在悠长的古镇街道上,听着青石板路的回响声,触摸朽木上隐隐约约的字迹,看看老泥墙上岁月的印记。随手推门进入一座老宅院,一色的黛瓦素墙、木质雕花门窗映入眼帘,雕刻颜色虽已不再鲜艳,但从其精美程度、复杂程度来看,仍能辨认出往昔的繁华。精致的宅门、粗壮的梁架,细致的砖雕,古镇的一切都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回味。

雕梁画栋

走入高都东岳庙,映入眼帘的就是栩栩如生的金代彩塑,其比例大小、衣着打扮、神态刻画都与真人无异,甚至黑痣、胡须都清晰可见,我们被这千年之前的巧夺天工般的技艺所折服。东岳庙集壁画、砖雕、石雕、彩塑的金代艺术精品于一体,是一处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

东岳庙

随后,我们来到一座宏伟的寺庙前,景德寺。景德寺布局十分规整,由中轴线往前依次为山门、前殿、中殿和正殿,轴线东西为两侧厢房、廊房。正殿面阔五间,这在同时代的建筑中是极为少见的,据了解,这是采用减柱造法修建而成的,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的智慧,也使景德寺成为了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庙

自上古至明清,高都作为太行山重镇、交通枢纽,数百年间,商贾云集、人烟稠密,经济发达。

明清时期,高都镇东到东岳庙,西至五虎阁,一条大街横贯东西,两旁店铺盛时有200多家。从银楼、布店、当铺、盐店等日用杂货店,到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无所不有。

高都打铁花

尤其当地丰富的煤炭和铁货以及做工精细的手工艺品,曾吸引了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商帮驼队,他们从外地运来布匹、煤油、食盐等,运走当地的煤炭、铁货和手工业品。当时的古镇是一派繁盛景象。富饶经济孕育丰厚文化,高都古镇民俗表演代代相传,其中别具特色的就是故事游行。村民们沿着古色古香的街道行进,身着鲜艳表演服饰,演绎着“嫁闺女”、“打花棍”、“逛新城”等民间故事,场面宏大,表演惟妙惟肖,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村民驻足观看。

源泽河滚滚向前,汇聚丹河流入黄河,一路向东,注入渤海。高都古镇历经万年,却也犹如新生。我们的高都古镇之旅暂时告一段落,在这里我们寻古探踪,既享受着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也目睹了古镇的成长,见证着它以万年之身躯应对时代之变化,探索文化传承、文旅发展的崭新道路。

来源:泽州旅游

原标题:邂逅万年高都古镇 探访前代遗落踪迹(节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