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体》面世之前,网友普遍觉得这部剧只有“轰轰烈烈的扑”和“轰轰烈烈的爆”两种结局,但万万没想到,开播之后它走出了第三条道。

该剧没有大爆,也有没有大扑,而是在同档期爆款《狂飙》的热度下安静地糊了(相对预期而言),网络关注度仍高,观众的追剧热情却有点两极分化。


(资料图)

有观众迫不及待的掉进了点映的坑,为国产科幻剧的质变感到荣幸,不断催更;也有观众边看边吐槽,在追剧与弃剧不断循环,失去了最初的惊喜感。

一部豆瓣得分高达8.2的作品,为何没能延续大部分观众的热情?对于这种结果,网络上有个颇为受剧粉认可的总结:“配角杨蓉凭一己之力拖垮了作品”

杨蓉饰演的慕星一角上线后争议颇大,她没有带来惊喜,反而被骂上热搜,甚至成为不少观众弃剧的分水岭,在很多观众眼中,这个角色有“两宗罪”。

一宗在“加戏注水”。

原著中记者一角只是一笔带过的人物,剧中慕星戏份看起来却比申玉菲还要多,相关戏份对主线推进作用有限,不少观众怀疑角色是为加戏注水服务的。

在这方面,杨蓉与剧中另一客串演员张铭恩存在“前科”,早前两人在《沙海》便陷入过注水争议,只是当时杨蓉路人缘较好,抨击主要由张铭恩承受了。

如今《三体》出场在前的杨蓉没了张铭恩挡抢,似乎成了众矢之的,这位曾经被网友称赞为“内娱遗珠”的演员,一夜之间秒变“加戏咖”,路人缘下滑严重。

另一宗罪在“演技”。

在《三体》之前,杨蓉的演技一直很受观众认可,她在《大山的女儿》中收获不少好评,但《三体》中由她诠释的慕星,却显得“格格不入”。

而且,在其他角色全是原音的情况下,慕星一角选择配音已经违和,不贴合的声音更放大了问题,加上不讨喜的人设,整个角色都出现了“吵闹感”。

演技问题见仁见智,但慕星一角的确与《三体》故事画风很不搭,多了点甜宠偶像剧女主误入严谨科幻剧的观感,少了点作品需要的真实代入。

以被观众认为与慕星互为“对标”的真实记者柴静为例。

不管柴静真实的内里追求如何,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她的确有股悲天悯人的劲儿呈现,慕星则放大了杠精的部分,少了点这个角色需要的层次感。

至于“加戏”争议,这种现象在国产剧中普遍存在,有些是为演员服务,但更多的其实是为作品服务,没有制作方会想要给自己的作品加一个拖垮分数的角色。

丰满慕星人物戏份的创作起点应该是为了更好的串联线索,并引出降临派潘寒的故事线,方便非原著粉更好的吸纳各方面线索,角色下线时其实还蛮有泪点的。

只是戏份与人设等方面的处理较为失败,慕星的不讨喜,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戏”太饱和了,无论人设还是故事线,都有些许失衡,过犹不及。

编剧在创作她时,还保留着一些偶像剧的创作取向,喜欢把角色任务直白抛给观众,而剧中汪淼、申玉菲等原著角色相对内敛,使得画风差距很大。

在这方面,申玉菲的情感线处理的便很精妙。申玉菲与丈夫魏成的婚姻看起来只是两个天才的合作,两个没有私人感情的科学机器,相当不食人间烟火。

但申玉菲准备进入游戏验证前警告丈夫“别喝酒”,魏成看到妻子遗体后在裹尸布上疯狂演算,让两人的故事线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可以理解成两个科学狂人的日常,也可以理解成,他们在用疯狂传递着内心的温情。

角色设定的饱满度,故事与情感的丰富度,并一定要靠大量戏份与台词支撑,点到为止的刻画,适当时机的留白,有时候更加精彩,冗长远不如精辟。

慕星这个人物的失败,演员与剧本设定要各背一半锅,但将《三体》没能如期“大爆”的责任全数归结到杨蓉一个人身上,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还是按七话的老习惯,讨论作品问题之前先说说《三体》的优点,这部剧的瑕疵很明显,但,它是能担起“中国科幻电视剧重要里程碑”称号的作品。

原著小说的出色打底不可或缺,影视化后的处理更可圈可点,开局农场主解读引人入胜,结尾的古筝形动直接封神,中间的三体游戏更有不少名场面。

属于原著第一部核心的红岸往事,还原度更受到大量原著粉的点赞,王子文与陈瑾两位演员的隔空演绎,让非原著粉也能被统帅复杂又震撼的人生经历感染。

不夸张地说,《三体》不仅在科幻效果上做到优秀水准,还是难得兼顾了“还原原著”与“戏剧氛围”两大诉求的作品,豆瓣8.2的分数,丝毫没有水分。

但《三体》也遗留了国产剧的固有问题:节奏时好时坏,拖沓反复出现。

同时追《三体》《狂飙》两部大剧的观众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狂飙》追剧过程中作品如果断更的话,观众很容易捡回来继续追,对故事的热情与理解变化不大。

《三体》却存在一种现象,如果中途断追,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这与作品题材、故事受众有关,也与不同题材故事的节奏处理息息相关。

影视作品,需要有密集的看点去持续调动观众热情,如果一个谜题前期铺垫的时间太长,或者中途渲染太久,很容易因为看点不够密集而拖累节奏张力。

比如,汪淼的部分故事线。

剧版将原著中的“工具人”汪淼提成第一季主角,使他解开三体游戏的故事线与原本的主角叶文洁故事线交替呈现,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一处改编。

如此一来,不仅让科幻的部分更加通俗易懂,还丰满了汪淼这个角色,对非原著粉理解三体概念极为友好,但汪淼的故事丰满了,尺度跑偏的风险也高了。

智子倒计划威胁这一环节更是典型代表,从汪淼发现倒计时的存在,到宇宙闪烁,跨度长达4集,其中有一集几乎都是汪淼各种验证倒计时与自己关联的内容。

一个冲突节点,花费了将近4集去讲,如果不是因为作品首播便一次性更了90%的相关内容,而是让观众按一天一集的进度看这段内容,会不会觉得墨迹?

部分内容存在叙事拖沓问题,部分内容也存在其他国产剧用支线丰富内容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者喧宾夺主冲淡了主线。

《三体》出现争议,个别角色只是导火索,问题根源还在故事节奏。

或许是为了丰富故事体量和人物设定,作品增加了太多铺垫与渲染的内容,导致相应剧情占比被抻长,戏剧节点与关键信息量却没有支撑起来。

这种问题如果出现在播放速度快、内容节点多的作品里,对观众的影响不会那么大,但放在需要持续烧脑的《三体》里,便很容易打断观众原本的积极性。

之所以是慕星承担了大部分观众的骂声,甚至成为作品劝退对象,除了角色本身的不讨喜与违和感,还因她的出现,刚好将节奏拖沓的问题直白暴露了出来。

骂一个慕星,并不能解决《三体》全部的问题,但经历了“慕星”的教训后,希望制片方能重视故事节奏,为未来的二三季积累教训。

一部难得出色的国产科幻剧,不应该被瑕疵拖累,这个部作品值得更好的成绩,但这个故事,也值得更好的对待,《三体》加油,国产科幻剧加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