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在上海震旦博物馆举办,展览让我想起自己多年前在画廊实习时的经历。一日,画商交给我一幅女子肖像画。不大的尺幅上,艺术家寥寥数笔带过人物的服饰,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女子的面部神态,勾勒出其侧面轮廓:她神色漠然,头发微微凌乱,手指漫不经心地搭在枕头边缘。画中人让人心生怜爱。因为这幅画,我将罗特列克这个在艺术史上并不亮眼的艺术家的名字牢牢刻在了脑海里。
在不到40年的人生中,罗特列克创作了数不清的油画、手稿、版画、海报等。他运用绘画的精巧技法一举赋予商业海报以同等的艺术性,使平民阶级也能享受艺术熏陶。
罗特列克的成长背景颇为特殊。他于1864年出生于法国贵族家庭,由于基因缺陷,双腿早早地停止了生长,他走不久也跑不快。孤独的罗特列克渴望欢闹的陪伴,于是流连于巴黎热闹的娱乐场所。19世纪末的巴黎是一座遍布林荫大道的繁华都市。罗特列克身在其中,日夜与舞女、小丑为伴,他用画笔极尽可能地记录身边人,特别是那些引人惊叹的甚至是丑陋的、可怕的容颜,对此不加评论地客观记录。罗特列克写道:“无论在哪里、在何时,丑陋都有令人着迷的一面。每当我发现了还未有人发掘的骇人丑陋时,我总是惊喜万分。”
油画并不是罗特列克的主要创作种类。他总是在纸上作画,再将画面转化为版画或海报。他的很多作品是为咖啡店、剧院等场所创作,以帮助它们招揽生意。这种商业性质的画面需要艺术家非常直观地传达内容,并快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罗特列克最擅长于此。他终日与商贩和表演者做伴,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所思所想。这些群体迫于生活压力,常年需要在众人面前展现出热情、自信的一面,这让罗特列克感同身受。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不高高在上,也不卑微入尘土,而是亲密如老友、如枕边人,可以迅速地和观者拉近关系。
罗特列克擅长引经据典,特别是从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那里获取了大量的灵感。两人同样致力于绘制动态的人,但关注点不尽相同。相比传统的学院绘画,德加画作中的人物并非立于画框中、以戏剧性的姿态呈现,而是沉浸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罗特列克作为后来者,不仅沿袭了德加对于人物姿态的把控,更是在画面中暗示出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借人体表达出作用力的瞬间形态。德加关心的是动态人物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如关节折叠的角度、肌肉的张力等,而罗特列克则解放了这种描述性的绘画语言。对他而言,展现动作的流动性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换言之,罗特列克为“姿态”赋予了人物形体。
正如那幅女子肖像画,罗特列克将人物和场景剥离成简单、浓缩的符号化元素,裹挟着艺术的潮流向着抽象前进。毕加索深受他的启发,并以此变形出更多形态的作品。对比罗特列克于1893年绘制的《简·艾薇儿》与毕加索1900年所作的《舞者和妇女》,人们可以明显地觉察出毕加索从罗特列克那里受到的启发:罗特列克笔下的艾薇儿的裙摆和帽檐在她舞动的过程中上下翻飞,身体反而被极简地勾勒,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舞姿的优雅。毕加索则巧妙地挪用,将舞者的裙摆和帽檐简化为最简略的弧线,韵律藏于其中,不言而喻。
这次全球巡回艺术大展不是罗特列克的第一次主题展览,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早在1951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便详尽地回顾了罗特列克的版画作品,以纪念艺术家逝世50周年;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罗特列克的石版画与油画、水彩作品并列放置,让观众得以重温19世纪末的巴黎光景。这一次,来到上海的罗特列克艺术大展,详细展示了艺术家的珍贵手稿、版画、海报等。
在现场,观众会不禁感叹,艺术家短暂的一生竟可以迸发出如此多的艺术灵感,创作出如此海量的作品。诚然,生命的痛苦与欢乐造就了他的作品,而作品绝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人生写照,而是如同一面镜子,将观众带入小说般五光十色却真实存在过的社会图景。我们走近作品时,自己的面容也会映于镜中,在作品的情节中代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艺术作品逐渐失去实体,如同漂浮的幻影,静默注视着每一个驻足的观者。19世纪末的巴黎,罗特列克的作品在特定的时刻登上历史舞台,使他的天赋得以大放异彩,使今天的我们得以窥见他短暂而璀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