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最近一段时间,以数字艺术为关键词的艺术展览在国内成为热点。单单在上海,便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分馆的“集光片羽”、M50创意园的“视锥深处:元宇宙超感艺术展”、复星艺术中心的“步天歌”、王小慧艺术馆的首届上海数字艺术博览会等此起彼伏。还有大量数字艺术作品散见于各大展馆,艺术主旨动辄主打“赛博朋克”,厅内LED屏幕随处可见,流光溢彩,热闹非凡。

虚实共生、人机互动、超感体验、专属定制……当数字技术融入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众多艺术领域,以AI、AR、VR、XR等新兴方式不断促成线上线下的跨界合作,人们的确看到科技与艺术相互碰撞所带来的更多可能。与此同时,当下数字艺术创作显现出的鱼龙混杂也是不可回避的。本该“卷”起勃勃生机的领域,在不少时候却偏偏陷入某些“套路”,甚至只剩“元宇宙”等空泛的概念或噱头。这不禁促成业内思考,什么样的数字艺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才是能够照见未来的。

数字奇观成新趋势,丰富观展体验

数字艺术在近年来的活跃,一些新趋势呼之欲出,拓展着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也丰富着人们的观展体验。以高科技投影技术结合艺术创作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便是人们日益熟悉的一种。科学艺术展“步天歌”中,三位艺术家通力合作,以超大圆形展厅营造出“天体乐章”。踏入这个空间,观众能感受到巨大的玫瑰星云向自己涌来。这一数字媒体互动装置甚至将深空天体转化为声音,让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每一个观众,都能聆听5200光年之外传来的数据,感受宇宙终极的浪漫。

在数字艺术作品的孕育中,交互设计也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带来的虚实交融、人机互动,对观众而言是全新体验。上海当代艺术馆的第八届动漫美学双年展“你好,米菲!”中,有一枚二维码可谓最新奇有趣的作品。这是蔡士光的《一起玩AR TOY》,通过扫描,以盲盒形式生成一个通向异次元空间的虚拟3D米菲,可以行走在展馆的各个角落,还能与观众合影——米菲的平行宇宙在体验的意义上产生了。在聚焦数字时代人类生存图景的群展“集光片羽”,墨西哥艺术家拉斐尔·洛扎诺-亨默的互动装置《双边时间切分器》将走近的观众切分成多个重影定格,通过分裂叠加呈现不同的人在时间流中相遇、覆盖、混杂、消失。

独一无二的专属定制,同样是数字艺术的专利,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首届上海数字艺术博览会上,亮相展馆广场壮观的“椅阵”:张周捷带来的一系列数字椅,即为实现高度个性化、限量收藏级的数字艺术限量家具。展览现场,一台优链3D云阵相机则可为每位观众创建虚拟的3D数字分身,用AI合成另一个“自己”,开启专属的元宇宙大门。

数字化创作道“宽”且长,避免套路化才能打开更多可能

显然,数字艺术通往的是令人期待的“蓝海”。然而在其通往蓝海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浮躁:时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在少数的数字艺术作品质量并不乐观,技术与表达的融合度不高,作品承载的深层思考不够,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还很遥远。

作为艺术发展新方向的数字艺术,其实已悄然陷入一些“套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沉浸式艺术体验可谓最容易复制的套路,借助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构筑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场域。这类艺术创作由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在十多年前开先河,不仅呈现视觉奇观,展开实时反馈,也隐藏着对于人类生存的提问。类似的沉浸式体验,在时下的很多展览中比比皆是,但绝大多数属于teamLab作品的“低配版”,有时连互动都做不到,仅止于网红打卡的拍照背景板,甚至让人头晕。美术馆从业人员陈静默(化名)告诉记者,时下的数字艺术作品虽然外表炫酷,但相似度很高。他举例说,很多作品热衷于主打赛博朋克或是潮玩卡通主题,前者围绕宇宙、航空等故弄玄虚,后者将萌趣形象简单转码为视频,但都看不出太多思考;很多作品的呈现形式无非就是投影和屏幕,难以将观众真正牵引至虚拟氛围。

科技始终推动着艺术的发展,无论中国古代冶炼技术为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是锡管颜料的出现为西方印象派绘画赋能。在业内看来,搬来LED屏或是装上机械臂,只是浅层次的数字艺术。数字技术更应当以自身的媒介特性塑造新的艺术形式。陈静默坦言他理想中的数字艺术,是像《三体》电视剧中主人公穿戴“V装具”沉浸式体验虚拟世界那样。艺术评论家傅军认为,数字艺术需要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比如依托于一些特殊的物质材料,丰富人们的感知,加强互动性。也有专家提出,期待有数字技术作为加持的艺术创作,能够更深地介入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探讨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融合、创新协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