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江苏网8月3日南通讯 近日,北新镇人大主席团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人大代表们深入农户、走到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好产业发展的“三员”角色。
人大代表争当“三员”,助力夏收夏种
“今年的夏收已进入关键时刻,我们作为人大代表,大家在粮食收种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向我们反映,我们会及时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近日,启东市人大代表、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陈金洲在小麦收获前期走访于冬娟的家庭农场,并就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升小麦等粮食单位产量、提高成片机械化作业成效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站在北新镇冬娟家庭农场的麦田里,一片金黄的小麦,颗颗饱满、随风摇曳,已经进入了收获期。作为全镇示范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冬娟家庭农场夏麦喜获丰收,亩产量近1000斤,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卸仓、装车、运输,忙碌的丰收景象让人沉醉。
同是人大代表的于冬娟,也积极响应北新镇人大主席团的号召,在自家农场专门打造“代表微家”并对外开放,接待选民,倾听呼声,收集民意,解决民忧,在沟通过程中,于冬娟了解到很多村民还是缺乏对优良品种的认识,缺乏对科学种植技术的学习。于是,她毫不保留地为当地种植户普及新技术、传授新经验、介绍新品种,帮助当地种植户提高作物品质和经济效益,达到大片种植户增产增效的良效。在于冬娟的带动下,启东发展家庭农场478个,辐射多个乡镇,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督促精准施治,助推人居环境改善
“我们村有几个种植大户经常不注意环境卫生,将秸秆、柴草等丢弃在泯沟里,一点都不文明,希望能村里能在这方面的管理上想办法、出新招。”在“双联三访”代表进网格活动中,退休村党总支书记徐建新提出了对大包户加强管理的建议。北新镇人大代表、双仙村党总支书记李卫忠对此非常重视,在征求多方意见后,他邀请村里的大包户召开“双仙村大包户文明种植会议”。会上,李卫忠感谢了大包户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李卫忠认为,既要发展产业,也要保护生态,村党总支会后期将加强规范管理,希望大家能理解并且积极配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会上,所有大包户均签下了文明种植责任状。
“代表之家”专项监督,促进生态河打造
河道环境关系百姓的生产生活。今年,北新镇将西元路横河景观河道建设作为一件民生实事,北新镇人大代表、光卫村党总支书记范华华等人积极投身生态河道建设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稳步有序推进农村生态河道整治。清淤泥、打木桩、岸坡翻土,现如今,西元路横河整洁有序的水岸环境收获了周边村民的一致好评。为促成景观河道项目尽快落地实施,范华华等镇村人大代表多次前往河道现场调研,征求周边村民建议,组织村民代表共同协商河道修缮方案,面对资金短缺问题,范华华多方筹措。项目敲定落实后,他积极参与项目设计,紧盯项目进展,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及时协同施工人员商议解决对策,力求保质保量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一条景观河道的建成,不仅仅改善了河道周边生态环境,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拉近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成为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好体现。
“我当代表为人民”是人大代表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北新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将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实现北新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