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进行到这个阶段,一些以前藏在暗处的东西,正在逐渐透明化。


(资料图)

最明显的就是,内卷竞争下,太多过去的虚套子都不灵了——质量行不行?有没有自信?嘴上说,没用;首映礼圈内自嗨,也白费力气。

就问你一句,点映吧,干不干?

《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热烈》纷纷挺直腰杆:干啊!来!

轮到《超能一家人》了:干啊…被发现了…

于是,今年暑期档第一个因为“拒绝点映”而露了大怯的残次品,终于出现了(《扫毒3》当然也是残次品,但连它都小小点映了一波)。

这下子,不光输在起跑线,可能,最后要输得连终点线也看不见了。

其实除了点映,还有两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让我在进影院前就对这片子没报任何预期:

一是预告片又短又尬,完全零笑点。上一次做到这点的开心麻花不是别的,正是《李茶的姑妈》;

二是这次的一番是艾伦,且“含腾量”严重存疑。众所周知,艾伦扛不起一番,而“含腾量”也早已证明往往与电影质量呈正相关。

还真不是对艾伦这人有偏见,我们可以看看开心麻花这几个做过一番的演员,身上最显眼的标签各是什么:

扛把子的沈腾是“贱”,艾伦是“傻”,常远是“娘”,吴昱翰是“弱”,黄才伦则是“丑”。

一看便知,“傻”啊“娘”啊“弱”啊“丑”啊,都是典型的配角特质,能扛一番当男主的,还真的就是“贱贱”的沈腾。

有人说,去年崛起的魏翔也是“贱”。没错,但他和沈腾的区别在于:沈腾的外形终究还是更有优势,这也决定了魏翔的戏路要窄很多,硬要一番的话,也更吃人物设定和故事风格。

不管怎样,喜剧范畴,真不是标签够醒目就能扛一番的

其实这几位的标签在《夏洛特烦恼》中就已经立下了,

只不过后来从主演到配角,大家都没能超出那个标签。

以上全是垫话和背景介绍,我今天真正想聊的,《超能一家人》有多烂也只是一部分,要提炼个中心思想就是:

“开心麻花电影”这8年,是怎么一路从真小人,变成现在这个伪君子的。

这个过程,结合上这几年变化堪称剧烈的社会环境,细分析,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听我慢慢聊(文中真小人、伪君子两词皆为中性表达,不含褒贬)。

1.

第一阶段:成功的真小人

(《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

什么是真小人?

说白了,就是这人道德有瑕疵,性格有缺陷,价值观有问题,但TA完全不在意,毫无顾忌。可以这么说,8年前麻花电影刚起步,真小人就是它们的杀手锏。

从《夏洛特烦恼》到《羞羞的铁拳》,麻花的思路非常清楚:

目标,底层男性与少数不那么care直男癌的女性;

方式,毫无逻辑、但击中嗨点的奇幻设定,要么让男人穿越回过去,靠剽窃由屌丝变身成功人士,要么让男拳手和女人互换身体,不光意淫一把,还要在拳台上找回尊严;

原则,搞笑大于一切,跪舔目标观众,什么直男癌、刻板印象、上不得台面、叙事逻辑,统统不重要。

虽然精英阶层对麻花这一套绝对是嗤之以鼻的,但必须承认,无论票房还是大众口碑,那两部电影显然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恰恰就在真小人的那个“真”。

一方面,麻花确实在很认真地诠释真小人,角色毫不掩饰自己对成功、金钱和美女的渴望,创作者也毫不介意对女性群体的冒犯。

而对人性欲望和丑态那面的展示,也够讽刺,现在看甚至会觉得相当直白。

另一方面,麻花在一番意淫之后,总还是会回到主流价值观的大路上来。即,赚到再多钱,再成功又如何?

平平淡淡、两情相悦才是真。

意淫不相上下,《夏洛特烦恼》之所以口碑更好,也是因为在真情实感这部分上,比之《羞羞的铁拳》的干瘪要强了不少。

而《夏洛特烦恼》显露黑马相的2015年,也正是麻花这种主打真小人的屌丝喜剧,正式接棒徐峥、宁浩那一套中产喜剧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引领中国市场的还是一种来自既得利益者陷入中年危机后的某种落差与反省,这种反省时而真诚,时而又显得做作,且已经渐渐触达了它的受众上限。

对比之下,更广泛的新面孔,是那无数散落底层的无产者。

借由麻花电影的真小人,电影的话事权,由中产小资,重回广大无产者之手

而这背后,则是日趋放缓的经济走势,与阶层固化的征兆初现。

2.

第二阶段:失败的真小人

(《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

只是没想到,才成功了两部,麻花就开始掉链子了。

原因也简单:他们在“真小人”这条路上,走过头了,玩过火了

其实前面这四部,放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一个字:

钱。

真小人爱财,光明磊落,毫不藏着掖着。不过对比看,也有区别。

《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在赤裸裸的爱钱之上,还是给自己包裹了一层奇幻设定(穿越与换身),与成功人士的身份(从音乐人到拳击手)。

但到了《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呢,可能是在真小人这个路子上被逼到没辙了,麻花索性摊牌了,不装了:

奇幻设定、成功学,太绕太麻烦了,不如简单粗暴,直来硬上,给观众来个一爽到底、一步到位

《西虹市首富》直接让屌丝天降横财,一夜暴富;《李茶的姑妈》更进一步,先让屌丝疯狂戏耍富人,最终则是癞蛤蟆上天,坐拥香车钞票美富婆的圆满结局。

这里,麻花给屌丝画起了一张又一张春秋大饼:

嘴上说着钱不是快乐源泉,但表现出来的,有钱的生活就是好啊,可以买来姑娘的芳心,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可以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两部电影虽然口碑、票房差距不小,但骨子里都把真小人的嘴脸做到了极致。

那种对金钱的渴望,对美女的梦寐,对阶层跃升的向往,对不劳而获的憧憬,都是毫不遮掩的。

满嘴哈喇子,直淌到地。

但对观众来说,被跪舔虽然很爽很愉快,终究也要适度和讲究技巧。太过赤裸,爽感反而会大打折扣,继而引发不适。

反噬很快就上身了。

到这,麻花这个真小人之路,差不多也就告一段落了。

3.

第三阶段:成功的伪君子

(《独行月球》《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沉寂几年后,卸去了真小人的面具,麻花摇身一变,以伪君子的新身份,重磅回归。

这是方向与原则的重大转变。

什么是伪君子?

就是一个人给自己禁不起审视的、软弱无力的内在,披上一件得体大方、光鲜亮丽的外衣。

和真小人时期相比,进入新阶段的麻花,头脑依旧清晰:

目标,底层为主,尽量通吃,不分男女,一网打尽;

方式,依然是标志性的翻拍与开脑洞,但背景完全架空,不再与现实社会做哪怕一丁点的勾连,转而走强类型、强风格的路子。

原则,要搞笑,更要煽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具体来看,伪君子主要表现在两个部分:

一是搞笑的变化。

真小人时期那四部,搞笑是深谙人性的,是强讽刺式的,甚至是带着批判的。

到了《独行月球》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类型完全不同,但搞笑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之前的什么人性、讽刺、批判全部舍弃,就俩字:

出丑。

前者就是看沈腾如何倒霉,如何花式挨揍;后者则是看魏翔如何浮夸,如何自说自话。

这背后指向的,是背景架空之后,仿佛被抽了真空似的人物,一个个都成了纯粹的卡通化的存在。

他们的痛苦和尴尬都不再属于真实的人类,于是出丑式的搞笑,也就变成了一种生理性的搔痒。

就像伪君子的内在,软弱无力,禁不起审视,就这么悬浮在半空。

当然,看票房和口碑,多数观众还是认可的。而从讽刺到出丑,仰仗两位演员的银幕魅力,麻花在搞笑上的功力依然不俗。

二是煽情的变化。

伪君子内在空虚,那么就必须在外包装上狠下功夫。单纯的爆笑是不够的,还要赚眼泪、走情绪、上价值

这部分,两部电影的执行同样思路清晰,本质上都是小人物的高光时刻:

《独行月球》是家国情怀的拔高。

哪怕我再不理解,被组织放弃、被袋鼠狂虐、被陨石毁掉归家最后一点希望的终极倒霉蛋沈腾,为什么如此毫无怨言,还在最后忽然热血上身伟光正附体,牺牲小我拯救全人类。

对残酷的回避,对讽刺的抛弃,对人物塑造的无力,最终带来的是电影在搞笑和煽情上的前后割裂。

所谓伪君子的表面光鲜、内里稀烂,大抵如此。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除了故事里的人物成长,更多则是场外因素的加成。

戏里戏外,魏翔从龙套到一番的演员之路,的确给电影加上了一层最得体、也最合理化煽情的外衣。

这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我们也可以说,这或许也正是麻花的厉害之处。

不管怎样,世俗意义上,这两部电影的伪君子变身,都是成功的。麻花对时代变化、观众情绪的精准拿捏,也是值得同行羡慕嫉妒、进而努力效仿但终究学不来的。

而短短几年,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又不可谓不大。

现实表达的收窄,民族情绪的高涨,一切都在指向,真小人注定越来越难混了,这将是伪君子大展身手的时代。

4.

第四阶段:失败的伪君子

(《超能一家人》)

但再一次,麻花又如此快速地现了原形。

可能,伪君子的cos难度,还是比真小人难了太多吧。

这部《超能一家人》,依旧无脑复刻了之前两部伪君子的核心思路,还是背景架空,大开脑洞,依旧人物悬浮,出丑搞笑,最后再包裹上一层“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煽情外衣。

只不过,在执行层面,麻花这次可谓是全方位360度的大垮塌。

首先,它完全舍弃了叙事逻辑和人物行为逻辑。

前面说《独行月球》人物行为逻辑前后割裂,但很多人那起码也是要走出影院细琢磨一番才能反应过来。但《超能一家人》在这方面,几乎是从剧本阶段就放弃了抵抗。

架空的背景,过于塑料。

弹丸小国,看起来似乎只有这一家子中国人,却又几乎人人都会中文。更别提整个美术设计的廉价感了,可能只有10岁以下的孩子,才可以无脑接受这样一个三流童话的粗糙设定。

如果说艾伦最初离家的理由尚说得过去,那么回家之后,如何与家人再次反目,又怎样结成同盟,之后行动失败三次反目,最终创业成功后忽然又泛起思乡之情,稀里糊涂回了家,随随便便劫了狱,然后轻轻松松战胜了全副武装的白痴反派。

以上每一次大到情节转折,小到人物互动,都是生硬的、强行的、不管不顾的、放弃治疗的。

而小细节的逻辑灾难,不忍细数。

就因为打不过俩小混混,爷爷就铁了心几次三番要死,这自尊心是有多病态啊?艾伦与小妹妹素未谋面,一见妹妹就犯花痴,这是个什么大傻妞啊?既然一家人必须在一起超能力才存在,那艾伦后来离家很长一段时间,爷爷合着就一直在家躺尸呢?

其次,这次的出丑卖惨,是真的一点也不好笑。

单纯做生理性搔痒式的搞笑,非常考验演员的喜剧表现力。因为沈腾戏份不多(他显然是懂挑剧本的),加上艾伦的角色没有超能力,这次的搞笑主力就落在几个配角身上。

于是,我们就看到爹一次次靠隐身失败光屁股出丑,爷爷一次次靠死去活来玩诈尸出丑,妹妹一次次靠大力脑瓜崩让龙套出丑。

或者就是让一群外国演员强行扮丑,那个“童男童女”的画面,再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反胃。

在出丑搞笑这个范畴,麻花这次选了最土最low最无聊、也最没技术含量的方式,说真的,连现在的短视频博主看了都会惊呼一句“电影钱就这么好赚吗”。

总之,做伪君子不丢人,但如果最后折腾半天,是个不好笑的伪君子,那麻花分给这片子的这波编剧、导演,可能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吧。以后还要不要干这行,希望想想清楚。

最后,没逻辑、不好笑已经不可原谅,但这部电影最大的灾难,是伪君子身上那层光鲜外衣,竟然也是让人生理不适的。

这个故事在传递什么?

家人是永远的港湾,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blabla,很中国、很下沉,也很伪君子,挺好。

但电影具体是怎么呈现的呢?

一来,艾伦这几个家人,除了小妹毫无来由地犯花痴,其他几位真的压根看不出来对他有任何的感情可言。

尤其这个爹,完全就是个大写的混蛋。

七年没见,上来就动脚要踹。有了超能力,对儿子冷嘲热讽。后来怕儿子离开,追到机场一酒瓶砸晕带回家。平时酗酒摆烂,废物一个,根本不顾家就算了,还多次舔着脸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儿子不爱家人。

我只想说,您凭什么啊?谁给你的脸啊?这个家罪魁祸首到底是谁你真的不知道啊?你这样会遭天谴知道吗?

二来,家人冷血无爱,一走了之?不行啊,电影必须要做这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伪君子表达,所以艾伦就必须反过来,和这个压根没爱的家庭,尤其是和这个废物混蛋爹,强行产生爱的联结。

编剧这里的处理手法,不仅低劣,还让人恶心:

比如爷爷拍胸脯带着一家人去找沈腾,发现沈腾就是那个反派,编剧接下来是怎么写的?直接让这一家四口秒怂,然后把艾伦丢在现场,四个人带着从这顺走的烟酒瓜子糖(编剧讽刺老百姓爱占小便宜、畏惧权贵这点,其实很不伪君子啊),作鸟兽散,落荒而逃了。

接着,艾伦决定打倒沈腾,于是下一幕,编剧又安排艾伦去跪舔家人,给刚刚抛弃他的家人,又是做饭,又是唱歌(编剧能想到的跪舔方式也暴露了其想象力和幽默感之匮乏)。

这一整段“家人对我再无情,我也要笑脸相迎”的亲情喜感输出,确实达到了三流国产剧的水准。

这还没完,更开眼的,是简单粗暴给你上道德绑架:

为强调姐姐工作上被排挤,就要让混蛋爹说出“因为你艾伦离家了,所以姐姐哪怕考上了外面的好学校,也只好为了爷爷,委屈留在本地受欺负”。我就奇怪了,难道不是因为你这个爹太过废物无能拖后腿么?

而为了让艾伦留在家,保住自己的超能力,就要集体给他道德施压,用“不管爷爷死活”的理由,让艾伦陷入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

以现实中绝对能把人气到大脑充血的桥段,来充实自己“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伪君子光鲜外衣。

这个脑回路之清奇,自砸招牌之彻底,确实是让我大开眼界。

说了这么多,好像开心麻花这个金字招牌已经要倒了似的。

不会的。

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站起来仍是好汉。我甚至心里隐隐觉得,下一部票房大卖、赢回主流观众的麻花电影,已经在路上了。

照我的猜测:

真小人肯定是回不去了,而伪君子这个时代红利还是要吃的,但背景啊、人物啊应该不能再这么架空悬浮了,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往现实靠一靠,多跟短视频取取经,设定越扎心越妙。

没错,伪君子+伪现实主义,第五阶段,双伪护体,麻花雄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