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被骂了。
【资料图】
导火索,是前几天她和杜江在金鸡奖上的“发言”。
这十年,是我们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在中国,是我们电影人的福地。
网友想到国产电影的现状,开始不淡定了。
被顶在最前列的评论,基本全是这种画风——
个人看法,挺幽默的
更有甚者,连续几天追着骂。
坦白讲。
Sir心情也很复杂。
一方面,同大家一样对国产电影爱之深责之切。
另一方面,感慨于部分网友对一个演员过分的苛求。
这些骂声背后,其实是对一个具体的人所面临的真实困境的冷漠不关心。
等到现在,就是想等情绪退潮。
一起冷静地坐下来谈一谈。
01
某种程度,周冬雨和杜江的发言没错。
12年前,周冬雨被张艺谋看中。
出演《山楂树之恋》静秋一角后,火爆全国。
凭借《七月与安生》和《少年你的》中的演出,她又成为继章子怡、周迅之后的第三个三金影后。
还记得她端起金马影后奖杯时,曾经说过家里没有人做电影,感觉特别光宗耀祖。
这句话被曲解为在内涵马思纯,但Sir更倾向于字面意思。
就是作为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走到此时,就是一份厚重的荣耀。
类似的发言还有金像影后春夏,感谢香港电影让她有饭吃、有梦做。
所以,周冬雨们感谢时代顺利成章。
杜江也一样。
作为85年生人的中生代男演员,他搭上主旋律类型片的快艇,成功转型。
从《红海行动》到《中国机长》,从《烈火英雄》到《我和我的祖国》。
仅仅两年时间,他靠着这些电影重主题轻表达的群像公式成为百亿男主演。
这百亿水分不少。
——按累计票房这个算法来看,杜江的排位很高,在他之下包括成龙、刘德华等巨星。
但从个人的跃迁感受——
周冬雨从毫无表演经验的海选素人,到连章子怡都要亲昵捏脸的三金影后,这十年就是她“最好的时代”。
杜江从皮相不错但无代表作的小生,一跃成为主旋律电影纷纷投出橄榄枝的“正义脸”,以演员代表的身份出现在重要场合,中国电影当然是他的“福地”。
上升到市场。
过去十年,单片票房冠军,从勉强破10亿的《泰囧》,到《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动辄四五十亿。
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从2012年的191亿,一路增长到2019年的641亿。
的确攒下一沓厚重的成绩单。
△ 图源猫眼专业版,下同
他们对自己得到的嘉奖、礼遇给予正能量的呼应合情合理。
更何况,他们说这番话的场合和时机。
恰恰是最不需要有个人表达,最应该彰显集体情绪的场合。
再进一步。
要哭,要说难,那周冬雨,也是当场最有资格之一。
02
距离周冬雨上一部叫好叫座的电影(《少年的你》)三年了。
一个人不能只沉浸在过去里,还需要往前看,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
三年来,周冬雨基本就在友情客串、特邀出演。
△ 《穿过寒冬拥抱你》,左 夏晓(周冬雨 饰)右 武哥(贾玲 饰)
她其实没闲着。
《坚如磐石》。
张艺谋执导的反腐大片。
周冬雨搭档雷佳音、张国立,不知是多少人的年度期待。
随便一个画面,心惊肉跳——
扳手砸人、墙缝藏尸。
随便一句台词,尺度爆表——
“中央巡视组”“钱外有钱,官上还有官”“不希望老爷子资源介入进来”……
张艺谋的《一秒钟》《悬崖之上》《狙击手》相继上映。
而这部拍摄于19年的《坚如磐石》,还是“坚如磐石”。
《平原上的火焰》。
刁亦男监制,周冬雨搭档刘昊然、梅婷。
现实主义、犯罪题材,聚焦时代变迁、企业改制和个人命运。
定档去年12月24日,上映前4天宣布撤档,连“说辞”都没有。
还有忻钰坤执导的《热搜》、二搭刘昊然的《燃冬》,还有《朝云暮雨》(与范伟搭档)、《鹦鹉杀》(与章宇搭档)……
如果都能如期上映,类型之丰富、卡司之话题,周冬雨完全可以继续说:好时代。
可现在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硕大的疑问是:
能上吗?什么时候?
这真是周冬雨的福地?
市场也开始隐忧。
2012—2019年,很多普通观众都养成了放假看大片的消费习惯。
清明节、妇女节、母亲节、光棍节等“小节”都有会量身定做的片单在院线等候家人们。
但疫情以来的三年呢?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统计,截至11月16日,今年总票房为281亿。
而在7年前的2015年,同期数字为382.83亿。
比今年高了100亿还要多。
2022年的春节档,尚且还有《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等阵容不俗的国片撑起大盘。
国庆档只有一部《万里归途》苦苦支撑。
档期总票房为13.73亿,低于2015年的18.59亿。
国庆档以后更惨。
《喜悦的夏天》《一百分女人》《小丑奇缘》……
看看这些海报。
还不如期待毕志飞拍个《逐梦演艺圈2》。
就在金鸡奖举办期间,社交平台上流出一段视频。
内容是普通影院经营人难以为续,拿小刀子划开造价数万的电影院幕布。
每划一道子,就像划在他和所有影迷的心上。
这些赤裸裸的事实。
任欢呼和荣誉再怎么多,都无法掩盖。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有人吐槽说“国产电影倒退X年”。
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加上一句回敬——
还有这种好事?
03
发言与事实两相对照之下。
荒诞感在蔓延。
这正是许多网友愤怒的原因。
Sir能理解这种不满。
但。
真的没必要揪着一两个演员去骂。
如果我们认同中国电影发展到600亿规模,不是某一个演员的功劳。
那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不景气,自然也不是某一个演员在拖后腿。
过去的国片是怎么一路狂奔?
二十世纪末,《泰坦尼克号》问鼎影史票房第一。
在中国也拿下3.59亿,几乎占了1998年全年票房的四分之一。
国片怎么才能跟这种大片同台对垒?
当李安的《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大放异彩。
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清一色的古装动作片出现了。
国产大片时代也就此到来。
2010年,卡梅隆用《阿凡达》打破自己的票房记录。
在国内上映时,甚至人为了看3D版跨城买票。
第一次,媒体发出“买电影票难过春运火车票”的感慨。
又经多年发展,在市场占比上,国产片已经明显超过引进片。
今天?
超得更多了——
去年全球票房冠军《蜘蛛侠3》(19.2亿美元),《雷神4》《黑豹2》《黑亚当》……
通通无缘内地。
我们为什么离声量最高的那批好莱坞大片,渐行渐远。
因为我们觉得本土市场不需要,自成体系。
只要能够内循环,中国电影就一天不会“玩完”。
更因为电影价值的评价,除了票房、艺术水准外,有一条的权重也越来越高,高到几乎碾压一切。
中国电影,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电影之外的意义。
以这十年爬升最猛的导演、演员之一吴京举例。
他也被骂了。
金鸡奖上,吴京用苹果手机拍刘德华,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白眼狼”。
从最后的“白眼”表情,不难猜测,这句重点是“拍着《战狼》,用着苹果”。
那问题来了。
主旋律影片占据绝对市场,是吴京一手导演的吗?
他拍《战狼》时,军旅题材是绝对的冷门。
拉投资都没几个人理他这位“过气武星”,拍片得抵押房子。
在“小鲜肉”公式大行其道的当时,他唯一能请来的人是张翰。
但是这些事总得有人做
你不做等谁做
做了才好玩
电影最好玩的不就是这个吗
《战狼》系列之所以能爆,除却影片质量在类型片中不俗以外。
最大的原因——
误打误撞,抢跑了时代半拍。
△ 《战狼2》,冷锋(吴京 饰)
吴京,也不过是其中这滚滚浪潮中,一朵借势而起的浪花。
有没发现。
电影,越来越像一个模糊的谜题,但评价起电影,越来越黑白分明。
《人世间》被骂成“刻意渲染落后”;《集结号》莫名其妙被挖坟成“公知电影”;连被央视盖章的“表达文化自信”的《雄狮少年》,也被骂“辱华”……
当越来越多的个体钻进信息茧房,只选择自己接受的精神汤剂,建造独属于自己的滑稽监狱。
当这个监狱足够大。
你不想去,也难免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其阴影的一部分。
于是。
谈及电影,只存在两种可能。
**vs**。
**vs**。
**vs**。
(*号是Sir故意隐掉的,欢迎对号入座)
04
这是现实吗?
至少Sir还不想承认,这就是现实。
非要给个“周冬雨被骂”一个具体态度,Sir想起一首歌,《让一切随风》。
歌里,黄霑这样写:
过去的心火般灼热
今天已变了冰冻
都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变冰冻当然是假的。
只要有一息尚存,心中那团火就不会熄。
所以他紧接着又写:
此刻有种种心痛。
心痛,因为不想承认过去就是辉煌的顶点,因为还死硬地相信,未来有可能。
在今天,如何真实又安全地描摹出我们的创痛,是每一个电影人的难题。
这是现实。
是电影创作者无法回避的选择。
那我们呢?
在不能改变的之外,观众能做什么。
当然可以抵制,可以批评。
但,抵制也好,批评也罢,能不能尽量集中在电影范畴。
比如管虎。
是的,他也被骂了。
在金鸡电影论坛上,管虎谈到自己对拍主流电影的想法:
“我们一开始也战战兢兢,后来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电影语言。电影无论是不是主流电影、宏大叙事,都有太多可以探索的了,在不赔钱的情况下,不要束手束脚。”
群嘲四起。
“你创作了什么新的电影语言”。
仔细想想,没有?
即使是主流叙事的《八佰》,管虎难道没有在夹缝中找到非主流的语言?
《八佰》一开始就消解了胜利。
战争中,再伟大的胜利也是惨胜。
奉命死守四行仓库的八十八师五二四团,总共四百多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仓库里,是四百多名弃子,仓库外,是几十万的日军。
这里没有以少胜多的神话,只有战争必要的代价。
《八佰》也消解了英雄主义。
还记得那对新加入四行仓库的战士吗?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有算命的(张译),他一心想逃,不惜坑战友;有普通老铁(姜武),敌军突袭,他吓得躲在麻袋堆,眼看战友战死,也不敢上前补位。
甚至可以说,《八佰》也消解“什么是正义”。
还记得王千源所饰演的羊拐么?
这个习惯用恶人面具保护自己的人,实则看透了这世界的伪善,所以再大的牺牲在他面前都是算计。
因为。
“他们只是看”。
管虎这句,“从一个少年的英雄主义情怀到相对冷静的批判态度,老天爷就是非得要你到了这个年龄再拍这个事”,他是做到了。
只是电影外,又变成老天爷的捉弄。
05
说回周冬雨吧(其实一直在说)。
如果一味沉浸于“正确的站队”,便是使人洋洋得意地对真正需要关切的问题背过身去。
也辜负了那些还在坚守的人。
《少年的你》,周冬雨上一部真正的作品。
最出圈的那两句英语,你一定没忘。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这里曾是我们的乐园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这里曾是我们拥有的乐园
长大后,面对和她当年一样的学生,成为英语老师的陈念一遍遍重复这两句话,并教他们“was”和“used to be”有何区别。
△ 《少年的你》陈念(周冬雨 饰)
陈念说,用“used to be”有一种失去乐园的感叹 。
她说得很对。
但,几乎无人注意到的一个细节——
她其实在黑板上写了三句话。
被忽略的那一句,陈念用的是“is”。
不信?
看影片的第一个镜头。
This is our playground.
——这是我们的乐园。
Sir仔细数了数,电影中,陈念一共按顺序带着学生们读了八遍。
Used to be、was、is;used to be、was、is;used to be、is。
一遍比一遍低沉,一遍比一遍轻柔,一遍比一遍带着难以割舍的记忆。
第八遍,本该用“was”,但陈念跳过它,用了具有肯定意义的“is”。
而后,笑容逐渐停止。
黑场,回忆(战斗)正式开始。
是的,尽管一再被同学耻笑、欺凌。
她还是用“This is our playground”去定义他们的曾经。
兴奋与苦楚;欢笑与眼泪;少女情怀与未竟之梦……
对于陈念,那个叫学校的地方,是她的阴沟,也是她仰望美好、追逐美好的星空。
她最后还是夺回了属于她的乐园。
这也正是Sir想说的。
不论今天的电影如何艰难。
仍有许多电影人没有放弃。
就像刚刚过去的金鸡奖,拿下影后的奚美娟发表了这样的获奖感言:
这三年是我们电影人最难的三年,但是我们一点没有放弃追求专业质量,更没有放弃我们心中的电影梦和电影理想。
新晋影帝朱一龙,则这样说:
今年是我从电影学院毕业的第12年,在这12年里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尝试拍电影,不为别的,就是热爱……我觉得我们中国不缺乏好的演员,但是有时候缺的可能只是一个机会。
“缺一个机会”的。
难道不也是电影和热爱着它的观众?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如果你想国产影视剧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
Sir想恳请从我们做起——
放过“周冬雨”。
一个明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如果我们对一个演员、一个人当下的某句话喊打喊杀。
那才真正丧失了人性的探讨空间。
那才真正抹杀了电影。
一个人再不起眼,也是这乐园的一部分。
别毁了她。
让电影回到“该有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