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铭生是真实事件吗?云南缉毒警察陈铭生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是虚拟的,这本书讲了什么呢?也许读过很多小说的朋友会不以为意:题材不够新颖,范围也很狭窄,一个爱情故事而已。但我就想从中学作者的写作惯,有读者分析说:“这个故事的悲,重点不在于陈铭生和杨昭的结局,而是你的笔。从第一章就是铺天盖地淡淡的压抑文风,这压抑与你善用短句和白描重复有很大的关系,加之时不时使用破折号,显得从头到尾深沉阴郁。”我赞叹这位朋友的分析和眼光,当我留意她说的这些特征时,我发现她说得很对。twentine,你的文笔真得特别好,让我非常想学

2、我本来不敢接触这种悲式结局,生活本来就难得快乐,总想在故事里寻一处快活之地。回想起来,这个故事让我忍俊不禁的地方好像没有,但我也不觉得它压抑,我从那一段段的白描中感受到了广阔的静,像杨昭在小屋里看窗外的白塔时的心境,像陈铭生看杨昭在寺院一角低头祈福的心境,这静中又蕴藏了很多波澜,仿佛置身大海最深处的黑色世界。淡,却也厚重。

3、但是,无论如何,只想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的杨昭和陈铭生,真实坚定的自我和灵魂让我震撼,所以,总要多给他们一些文字才好.

4、杨昭是个很有趣的人,有趣在她的身上充满了矛盾.看似最注重规则和细节(开车坐车必须系安全带),私下里生活的却随到有些颓废(天天叫外卖的宅女);做事情坚持以原则折服对方拒绝感情用事,护起短来几乎可以达到无耻的程度;她是个绝对自我的人,但也懂得适当地照顾别人的感受(对蒋晴,对陈铭生.表面上从不多说,但心里头又要操心不给陈带来经济负担,又要照顾他的男自尊),从她的外表和出身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她更适合像她父母那样当个学者,结果她却选择了做艺术家.

5、造成种种矛盾的根源是家庭出身,她来自一个刻板体面的上流社会学者家庭,有着一位只要不睡觉就要把自己从头发丝到脚底板都打理的一丝不苟的母亲,她的出身为她打造了一个完美的棱角分明的冰冷外壳包裹在她这团随的火上.不过我并不是想说她的家庭生活如何不幸,事实上恰恰相反,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看似冷淡,但她很清楚父母爱她关心她,她的家庭给了她好的生活条件父母给了她自由选择人生的机会,她能感受到的来自生活的最大的苦就如同黑巧克力之于陈铭生,依旧甜的发腻.认识陈铭生之前的杨昭是个绝对幸福的女孩,虽然你感受不到一个幸福女孩该有的快乐气息.

6、陈铭生不是南方人,他出生在青海省,一个自然条件很艰苦的地方,就像他苦难的人生.他和杨昭的状况几乎完全相反,他的家庭或许称不上贫穷,但绝不富有,他还没出生就失去了父亲,只剩一个精神时常陷入不稳定状态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在生活上他早早独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精神上他得到了母亲彻底的无视,在他母亲的眼里,陈铭生只是陈国赢生命的延续,他的出生不是为了他自己所以他必须像父亲一样当个警察,没人问过陈铭生自己的想法,也似乎没人在意.他曾经试图反抗过,但母亲一番以死相逼,他别无他法.

7、退去了大男孩的冲动与好动的陈铭生就像许多由经济拮据的寡母带大的孩子一样,沉默又内敛,不喜欢受到关注,站在人堆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严郑涛和白吉都说过,要不是偶然间看到隐藏在陈铭生身上的血,他们之前都没注意到队伍里还有这么个人,他们以男人欣赏男人的方式把陈铭生提拔到自己身边,然后共同将陈铭生推向一个更加沉默压抑的方向,十几年卧底生涯,白道的同事们没几人认得他这个警察,他彻底成了个躲在黑暗角落里的人,在奉行丛林法则的黑色世界他混的风生水起,但无论是白吉单纯的欣赏,小弟的崇拜还是白薇薇的爱恋这些偶尔闪现的白对他来讲都构不成任何意义,因为这不是他所认同的世界,黑就是黑.

8、当一名警察是由母亲为陈铭生决定的,成为一名缉毒警察是严郑涛帮他选的,虽然不后悔,但的确他没为自己活过.

9、可惜命运对陈铭生是残忍的,他认真做着亲人们希望他做的事,十几年殚精竭虑死里逃生没有换来名利地位鲜花掌声,换来的是失去一条腿,背井离乡在一个陌生城市开出租为生的凄凉收场.

10、他曾经是警察的身份成了一个不宜宣扬的秘密,他得继续隐藏在人堆里.以他的状况,开出租车已经是有限的出路中较好的一种了.和他过去从事的职业相比,司机这个工作的单调枯燥和毫无成就感不言而喻,但我曾经考虑过,当一个普通司机,偶尔和朋友们在大排档喝喝酒聊聊天,不用费心套话,记一串串数字,不用担心吃着吃着饭闯进来的弟兄在老大面前告他一状害他险些送命,不用心中时时绷着一根弦,这样的生活对已经34岁的陈铭生来讲或许也未必差到哪去.反正在最一开始就没有人问过他他到底想做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