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6月9日上午,芜湖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现场推进会暨智慧体育现场展示会。 芜湖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世海,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伍小平,各县市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教育文体局)主要负责人,市教育局相关科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部分中小学校长代表,各县市区体育教研员及体育教师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分管校长、体育教师通过直播全程参加会议。
率先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 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1日,芜湖市发布了《芜湖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暨“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试行)》,成为安徽省率先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区域。方案实施以来,各县市区、各学校都在多样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芜湖市已创建了152所足球定点学校和6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立啦啦操、击剑、射击等体育教育联盟,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本次活动上,镜湖区、繁昌区和芜湖市赭山小学、芜湖市六郎中学分别作为不同特征区域与学校的代表,进行了“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分享,全面呈现芜湖市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开展至今的经验和成果。
在中心城区镜湖区,教育局已把“每天一节体育课”纳入全区的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加强各中小学校体育课的教研,推动学校教体融合,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1+3+N”体育教学模式,即在全市率先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推动三大球类运动蓬勃发展,并组建N项体育项目联盟学校。在繁昌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认真落实“两个1”,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创新开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音乐、体育、美术”质量监测工作,努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并实施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以“一校一品”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学校体育综合改革。
活动上举办了芜湖市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全面推进仪式。根据实施方案,至2023年年底,以“中小学体育教育强市基本建成”为目标,芜湖市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将蓬勃发展,“一校多品”体育特色百花齐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居全省前列,在全省形成区域示范。
创新实施智慧体育监管 助力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
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教育也在拥抱新技术。在如何推进与监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落地实施情况上,芜湖市创新探索,实施智慧体育监管,助力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
活动上,芜湖市电教馆研究室主任方媛介绍了基于芜湖智慧教育平台的智慧体育监管。平台监管从“教、学、研、管”多方面发力,通过数据监管应开课数、实开课数和开课率,辅助全市“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平台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报告,为体育教研相关活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学校还可以通过关注数据预警,及时进行干预并调整学生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避免运动损伤和体育安全风险的发生。
结合芜湖智能运动空间逐步构建的探索过程,科大讯飞AI应用教研院副院长方化吉进行了人工智能助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内容分享。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有了有效的监测工具,教师可以真实掌握学生的运动强度,实时调整训练和教学;学生的运动动作得以被捕捉与视频分析,实现智能评测、回溯纠错、训练提升;开展国家体测也实现了数字化,并且可形成每一个孩子的体测提升方案,实现“精准测试、精准分析、精准提升”。
本次活动上,芜湖荟萃中学陈俊老师带领学生展示了智慧体育课《韵律操》。基于智能佩戴装置,陈老师根据学生们实时检测的心脏数据,调整学生的动作与频率,保证学生们在课程中的安全健康。
芜湖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世海指出,近年来,芜湖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以内涵求“五育”发展,以创新促“五育”提升,以质量创“五育”品牌,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创新发展为核心,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他表示,希望全市教育系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公共体育设施,确保小学、初中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要继续努力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育人成效,建立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不断培育和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教学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杨芳 记者 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