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帼杰、Constance/文)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进行了市场特别放映,导演陆川也来到戛纳,与欧洲观众及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将这样一部“主流”华语影片推荐到国际市场,是一件极具挑战又十分值得的事情,于是我们在影片放映后与陆川导演聊了聊《北京2022》的诞生和未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搜狐娱乐: 最初您是有怎样一个契机或者想法来拍摄这部纪录片?

陆川:其实也是被选择的,当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的时候,我挺认真地想了一想,第一不知道将来这个片子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这么多电视媒体都在搜刮似的在抓这些素材,电影还能拍到什么?第二就是这样的电影在这样一个时代,观众还会再去电影院看吗?这些都是我当时忧虑的点。

但是后来会觉得,可能我们受的都是传统电影教育吧,如果有机会用影像去记录历史,尤其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而且它又特别的难,我就觉得,也许我们能很勇敢地去触碰一些可能不太被关注到,或者不太被允许关注到的那些竞技领域的东西,也许能拿出很不一样的东西来。就是好奇心吧,还有就是有一点野心,想去做这么一个历史性的东西,想去试一下。

搜狐娱乐:您刚刚提到了您的两个担忧,现在片子做好之后,这两个担忧还存在吗,达到了您最初想要实现的效果吗?

陆川:这事儿做完之后我心里还蛮平静的。我记得混录完我看了一遍,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这电影是能留下的。因为它纪录片嘛,在国内你觉得会有多少人能趋之若鹜,塞满电影院的去看一个纪录片?我觉得是不太可能。但是这个片子从头到尾的完成度,我觉得我是对得起这个项目。

如果完全撒开了做,它可能会更尖锐一些,矛盾冲突会更强烈。整个调性就会更强烈一些。但是因为毕竟是这个题材,所以应该说是有一些东西被收敛起来了,但是整体看下来我觉得是把整件事兜住了。

搜狐娱乐: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北京的空镜。您个人从5岁就跟家人移居到北京,在北京长大,您在拍摄的时候,有没有把自己对北京的一些私人情感和个人经历注入到这部纪录片里?

陆川:对,因为我觉得北京在电影里面是一个角色,如果可能的话,我是愿意放更多的空镜进去。我们要求每个团队随时随地都要抓空镜,而且我们希望不要拍出宣传片的味儿来,得有态度。这句话听起来也比较含混,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就是,团队经常支着机器就开始拍空镜,看到有好的感觉就拍下来,也有专门的团队去补了一些空镜。北京是一个角色,它承载了这场盛会,也承载了太多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它自己就很沉默地在那里支撑着这件事。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很多记忆中的东西已经没法再去还原了,如今只能把我想象中的、感受中的那个北京表现出来,比如像故宫屋脊上的风雪。我会觉得,甭管外部的变化多么复杂,北京还是北京,特稳地在那儿,在风雪中屹立的那种感觉。

搜狐娱乐:您在拍纪录片时有没有什么参考呢,或者说您对于纪录片的私人品味是什么样的?

陆川:我比较喜欢强叙事的(纪录片),我喜欢看故事情节比较浓的,或者说表达人物真实生存境况的,就是能够带有一种真实影像的,去直面人生的纪录片。我不太喜欢旁白特别多的,就是很像宣传片的那种。这次本来其实我们也是有旁白的,不过后来全都拿掉了,就是希望用人物来说话。

搜狐娱乐:这次来戛纳有看到什么特别喜欢的电影吗?

陆川:我这是才来的第二天,其实很想看但还没来得及。电影太多了,我就在问他们最近放映的片子里哪部口碑特别好,还是都很想看一看。

搜狐娱乐:有看到消息说您这次来戛纳主要带着《749局》和《北京2022》来寻找全球发行,您方便透露一下进展吗?

陆川: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749局》其实是我带了资料,但是确实大家一坐下聊就跳过了《北京2022》直接问《749局》,所以我们现在反而就把《749局》藏起来了,就还是希望大家能先关注《北京2022》。

搜狐娱乐:除了这两部电影,还有新作品提上日程吗?

陆川:有的,但是我觉得现在说还是有点早,只能说还是在筹备吧,在紧锣密鼓地往前推,以后会宣布出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