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作很忙很单调,晚上拾起爱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背靠人群面朝湖水忘情歌唱
西湖就是他的练歌房
正在练歌的黄彬
“遥远的夜空,有一轮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你在夜晚的西湖边听到过练歌人的歌声吗?
最近,杭州西湖边经常能看到一位“练歌人”——背靠人群,面朝湖水,忘情地展示着歌喉。不带音响,也不是卖艺,只是在湖边一角专注歌唱。
有人被他的歌声吸引,停下来静静聆听;有人拿起手机,微笑着拍摄他的表演;还有音乐院校的学生在他唱完后,主动搭话请教。
一曲唱罢,身边已经围起了不少人,都在为他鼓掌。幽静的夜西湖,此刻多了一点热闹。
“唱得真不错,感觉很专业。”
“也是西湖边的一道风景。”
“大家一起欣赏歌声,为歌者鼓掌的氛围感很好。”听众们说。
这位歌者名叫黄彬,来自淳安,目前到杭州市区工作已有大半年。
他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实际上,唱歌只是他的爱好,他的本职工作是美术用品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市场销售。
“水粉、油画、国画……都在做,工作很忙很单调,我其实并不是那么喜欢,只有每天下了班,晚上拾起热爱的事,对着西湖唱唱歌,我才感觉又回到了生活的美好里。”黄彬说。
今年29岁的他,从中学时代就迷恋上歌唱,曾经是淳安县一中合唱团的团长,带着同学们来市里参加过各种比赛。
大学时在北京,阴差阳错学了对外汉语专业,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精进自己的爱好,“同学中午回寝室休息了,我就回到没人的教室,或者卫生间的镜子前,悄悄练歌。”
此外,去北京的各个音乐院校“蹭课”,也是他当时的一大乐趣。
如今,黄彬把夜晚的西湖当作了练歌房。
他说,人们喜爱西湖,或许就是因为西湖是一个很包容的公共空间。他在这里歌唱,收获很多友好的互动和积极的评价。“温婉秀丽的西湖,给了我很多别处没有的意境,我感觉练歌时情感更充沛了。”
“比方说《弯弯的月亮》这首歌,它里面饱含了对家乡的深情。”黄彬很健谈,他不仅展示自己的歌喉,唱完后,还会向听众讲述他对歌曲的理解。
“我的心充满忧伤,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这句歌词在说,社会变化太快,回到故乡后,我看到景物依旧,既有忧愁,又有欢喜。”
黄彬说,没有把爱好当职业,有好的地方:“能够相对自由地去发展。一旦作为谋生手段,可能很多东西会改变。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业余爱好者,能收获大家的赞赏,让大家感受到歌曲的美好,这就足够了。”
不过,他依然多少有些不甘,“我还是想努努力,在35岁前,尝试考一下音乐院校的研究生,接受更加专业系统的训练,这是我这辈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