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
作为曲艺界的泰斗,本山大叔在东北地区的排面那可真是“杠杠的”。
(相关资料图)
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如今在东北跺一跺脚地面就能颤三颤的他,曾经也是个六岁丧母、八岁被父亲抛弃的苦孩子。
在他前27年的人生里,能倚仗的“后台”只有一个瞎眼二叔。
若不是这三个人的出现,如今的赵本山应该还在东北穷困潦倒,根本不可能能有今天。
而要讲清楚赵本山与这三位恩人的“恩怨情仇”,就不得不提到39年前,在铁岭演出的那场拉场戏《摔三弦》。
贵人相助,穷小子变大明星
1984年,一部《摔三弦》让赵本山在东北三省红透了半边天。
这部戏紧跟时代,讽刺了计划生育背景下的重男轻女现象,深受观众欢迎。
赵本山在其中饰演的瞎子张志更是惟妙惟肖,几十年后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部赵本山的翻身之作,从接到邀约到准备表演,只给了赵本山三天时间。
怎么可能呢?刚开始赵本山也有犹豫,但犹豫过后便拍板接下了。
不是他年少轻狂,而是找他演出的这个人实在是大有来头,赵本山深知,这部戏若是演好了,将会是自己一步登天的阶梯。
什么人能有这么大本事?
这个人就是当时铁岭县艺术馆的馆长李忠堂。
提起李忠堂,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太熟悉,但在当年的东北地区,他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
不仅是当地的政协委员,还是著名的戏剧编剧和导演,在政界和戏曲界都颇有影响。
在当年的东北,能搭上他的人脉,不能说是必火,也是十拿九稳。
大腿已经递到身前,赵本山哪有不抱的道理,所以即便是三天磨一剑的苛刻任务,他也只能咬着牙接。
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儿子。赵本山的长子叫赵铁蛋。
都说贱名好养活,但铁蛋却用他短暂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了,封建迷信不可信。
他生来就体弱多病,聋哑、软骨、心脏病、肺气肿,从出生开始便折磨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也折磨着这个本就不算富裕的家。
凭赵本山在剧团的那点工资,养活一家人还捉襟见肘,更遑论这个每天要泡在药罐子里的孩子。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上正常的生活,他只好跑到各种地方兼职做苦力,但赚的钱仍然是杯水车薪。
在最难的时候,他一度想过带着孩子离开这个世界,但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抓住机会的赵本山都扛过来了。
可见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奇迹出现。
可让赵本山没想到的是,更大的“馅饼”还在酝酿,即将砸到他的头上。
抓住机遇,从东北到央视春晚
《摔三弦》之后,赵本山一炮而红,出场费直接翻了几番。
但他并没有忘恩负义,反而加倍对李忠堂好,甚至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还不惜下跪认了个“干爹”,有这样的干爹在背后,赵本山确实有狂傲的资本。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突然多了一个干儿子的李忠堂感动不已,便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让这个小子红遍全中国。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
时值春节联欢晚会筹备之际,身为曲协成员的姜昆正好带队在东北演出,顺便为春晚的节目采风。
可来自北京的曲艺却没能打动东北的观众,演出过程中随着节目爆笑的观众越来越少。
感到奇怪的姜昆便向观众询问缘由,从观众那里,他第一次听说了赵本山这个名字。
抱着好奇的态度,他直接找到了铁岭的艺术团,要求见见这个小伙子。
李忠堂一看机会来了,便竭力向姜昆介绍自己的干儿子,还希望姜昆可以带他上春晚。
一开始,一姜昆是拒绝的,因为当时的赵本山只在东北地区有些观众基础。
而春晚是全国的舞台,怎么能仅凭李中堂的一面之词,就随便塞人进来呢?
李中堂见姜昆信不过﹐便带着他一起去看了赵本山的拿手好戏——《盲人观灯》。
说起这出《盲人观灯》那可真是赵本山当初的立命之本,在整个东北地区也是火得一塌糊涂,据说当年演出的时候,总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挤都挤不进去。
原因无他,赵本山实在是太会演瞎子了。
凭借这出《盲人观灯》,他才能入了干爹李忠堂的法眼,同样也是因为这出《盲人观灯》让他在姜昆面前也留下了姓名。
姜昆在震惊之余,也非常疑惑,明明自己是个健全人的赵本山,怎么能把瞎子演的这么好呢?
李忠堂一听,这事儿有门儿,便将赵本山的故事也全部讲给了姜昆听。
原来赵本山从小家里就不富裕,父母外出打工,小时候的他就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可是爷爷奶奶终究年纪大了,很快就相继撒手人寰。
没过多久,母亲也因为操劳过度早早离世。
游手好闲的父亲看着年幼的儿子,没有半点怜悯,反而觉得他是自己的累赘,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抛下了小本山,远走他乡,自此再没了踪迹。
眼看着小本山孤苦伶仃就要饿死,他那被人嫌弃的瞎子二叔只能赶鸭子上架,接过了小侄子的抚养权。
可他一个以拉二胡为生的盲人,自顾都不暇,所以小本山可以说是从小就一个人照顾自己长大的苦娃娃。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苦水里泡大的赵本山从小就很懂事,从没有嫌弃过二叔家条件差,而且还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赚大钱,好好孝顺他。
但连小学都没上完的他哪来什么赚钱的门道,只能一直跟着二叔学唱二人转,以勉强糊口。
虽说两人不是亲生父子,但好歹有些血缘关系,基因的加持和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让赵本山在二人转上显示出了非凡的天赋。
长时间和盲人在一起的生活经验,也让他对盲人的生态、动作把握得入木三分。
精湛的演技和悲惨的故事瞬间就打动了姜昆,他随即就向导演组推荐了赵本山上春晚,就这样,赵本山要上电视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
节目当天,大家都守在电视机前,就为了看赵本山演出。
但是等到春晚结束,也迟迟不见赵本山的身影,询问导演后才得知赵本山的节目被删除了。
赵本山犹如晴天霹雳,但也只能服从节目组的安排。
或许是为了补偿他,第二年,春晚节目组又向他发出了邀约。
在那场表演中,赵本山用自己精湛的演技打动了现场的所有观众,观众们都认可了赵本山的实力,在全国爆火。
自此,辽北小品也在中央电视台生了根。
好友助攻,苦孩子终成一代宗师
此后,赵本山一路开挂,连续20多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喜剧大家。
说到春晚,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赵本山人生中的第三位贵人——何庆魁。
何庆魁出生于松花江畔,自小就是个猴儿一样的性格,父母见他实在不爱念书,便将他送进了艺术团,想着能学门手艺。
进了艺术团的何庆魁第一次接触到了戏曲,便被它深深吸引,但老段子都已经唱烂了,让他觉得没意思,所以脑子灵活的他便决定自己写段子。
但名不见经传的小编剧哪能得到别人的青眼呢?毫无疑问,他的作品全部被剧团退了回来,弃如敝履。
就在何庆魁正感到沮丧之时,一个人的出现,给了他一线希望,那就是他后来的爱人——高秀敏。
当时的高秀敏已经是某艺术团的副团长了,又和同在艺术团的何庆魁有点交集,有着熟人这层关系,高秀敏对待何庆魁的作品比别人要更加认真。
没想到这一看就把高秀敏看进去了,当即就力排众议在剧团里排了这出戏,没想到就是这个大胆的举动,让高秀敏和何庆魁一炮而红。
同为东北曲艺界的红人,高秀敏和何庆魁便经人介绍与赵本山有了交集。
优秀的演员之间总有惺惺相惜的磁场,三人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
高秀敏和何庆魁则更进一步,处成了恋人,自此,红遍全国的春晚小品铁三角初现端倪。
转折发生在1997年,赵本山的小品在春晚前夕突然被告知有些地方不太合适,需要紧急修改,不然很有可能会被临时毙掉。
但时值年关,原本的编剧根本来不及赶来,时间紧、任务重,赵本山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小品编剧何庆魁的电话。
没想到何庆魁一听是春晚的节目,立马就应承了下来,熬了几个大夜帮着赵本山将剧本敲定了下来。
此后,何庆魁便成了赵本山御用的编剧,之后在春晚上大火的《拜年》《卖拐》《卖车》和《心病》都出自何庆魁之手。
后来,赵本山转战影视剧,推出了爆红至今的《乡村爱情》和《刘老根》系列作品,而在这两部作品中,也都有何庆魁的参与,连他自己都开玩笑说,自己是赵本山成功背后的男人。
虽说两人之后因为一些纠纷而分道扬镳,但赵本山能在春晚站住脚,成为一代喜剧宗师,何庆魁确实功不可没。
总结
从李忠堂到姜昆再到何庆魁,赵本山的一生离不开着三位贵人的帮扶。
但他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抚养自己长大的二叔和年轻敢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