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谁都知道我爱你》是制片人巫天旭的第二部现代爱情剧。
剧集播出后,收获平台热播榜、猫眼网络剧热度榜、德塔文电视剧景气指数等多个榜单多次第一。出海成绩也颇为亮眼,连续三周拿下WeTV马来西亚周榜TOP1。
(资料图)
上一部作品则是超过44亿播放量、28万人打分的《余生请多指教》。
在都市爱情这个品类里,巫天旭和搜狐娱乐聊了聊创作的一个方向和两种表达。
他提到,在《余生请多指教》《谁都知道我爱你》两条路径的表达中都做了同一件事——创新,前者是新鲜的切入点,后者是传统题材的焕新表达。
爱情剧要创新,《余生请多指教》和《谁都知道我爱你》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关照现实。
在类型创新这一层面,他也在思考:如何摆脱传统的“三段式套路”?为什么大家不太能接受有缺陷的主角?发糖这题大家都会,但创作者能够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吗?
抛开品类,他又以制片人的视角解读了大众关心的CP感、二搭、选角、出海等问题。
一个“方向”
搜狐娱乐:为什么想到要去拍暗恋题材,这类作品在影视的作品里并不少见?
巫天旭:这个故事里有两点是比较打动我的,一个是原著小说所赋予的极致“推拉感”,另一个是它具备创新的空间和可能性。
我们在做每个项目的时候都会想:这个项目的创新点到底在哪?这种创新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在常规的爱情剧里从人设、职业、切入点上能找到的新方向。比如我们在做《余生》的时候,我们通过医生和病患的视角,看到了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爱情的独特诠释和内涵——两个人只有相互支撑,才能走完余生。
二是传统题材里的全新表达。近些年,暗恋题材并不少见,但我们发现,大多数这样的题材中,女性都会显得卑微、小心翼翼和弱势。但其实这已经无法做到与当下女性的情感共振了,尤其是95后、00后,女生们对自己在情感里的主导性和主动性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自我感受的表达。所以你看到《谁都》里一开始,何笑然在面对过去暗恋对象的时候,是完全反套路的。
搜狐娱乐:除了不喜欢“恋爱脑”的观念升级,还有哪些创新?怎么看待都市爱情这个题材的迭代升级?
巫天旭:《谁都》这个故事和传统的爱情剧的结构有点不一样。前十集大家都觉得很甜节奏很快,但是对我们来讲,这里的爱情就是一个真空的“海市蜃楼”——两个人在没有太多外力阻挠的情况下恋爱,这是整个故事的前奏。这个“海市蜃楼”很美好,但它的地基是虚空的,经不起风浪。
而我们更想表达,好的爱情,其实是当你面对一地鸡毛的时候,还能去完善自我,修正自己的不足,并与对方互相成长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在《谁都》中,男女主都不是传统意义的完美人设,缺陷和成长是这两个角色最有魅力的人物弧光。
虽然连续做了两部爱情剧,但我一直都在试图解决的是摆脱爱情剧传统的“三段式套路”——第一阶段:两个人一见钟情或一眼万年;第二阶段,在一起之后,产生误会而分手,第三阶段,追妻或追夫火葬场,迎来结局。
但问题在于,这种传统的三段式的故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且很容易出现后期乏力的情况。因为仅仅靠小而美的爱情,是无法实现,让一段故事具备质感和厚度。
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加入一些现实层面的东西,不能只为造梦而造梦。我觉得对于现实的理解,大家都会有各自的表述,在我看来,去呈现当下年轻人对于情感的态度和表达,这也是一种现实逻辑。
林之校如此,何笑然亦然。我们的升级,是根据每一个阶段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或者新时代下大家对于感情的认知,去做能呼应当下女性心理的情感表达,和观众共情。
搜狐娱乐:改编后把萧尚麒定位为创二代,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霸总,是出于哪些考量?在都市爱情故事中,非霸总型男主有哪些优势?
巫天旭: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萧尚麒这个人物是经历了比较多讨论的。
许魏洲第一时间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跟我说,我不想把他演成一个很常规的霸总,我说这也是我们的想法。我个人觉得“霸总”这个词大家现在一听到就可能会心生“反感”。
此外,我也希望萧尚麒不要呈现出太多所谓的精英感。所以你会看到他前两三集的时候一直在被何笑然各种“怼”,各种出丑。我希望萧尚麒能够在和何笑然的相处当中一点点成长,能意识到自己的很多行为是不对的。
萧尚麒是一个在不断成长的人物。他真的不完美,他和何笑然的爱情也是这样的。要把他打造成“完美人设”其实很简单,各种宠溺,发糖,这题我会,但如果是仅仅想做这样的内容,我不太会选择开发《谁都》。
对于制片人来说,我一直在寻找创作中新的东西,找一些能够让自己兴奋的东西,而不是停留在一个安全区。
搜狐娱乐:观众对这个角色似乎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会觉得萧尚麒的一些举动是观众不能接受的?
巫天旭:大家的意见我都看到了,我也在不断地反思,但仅有一点,我是希望和大家去探讨的:我们的国产剧是不是真的不能接受有缺陷的男女主?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配角演员在跳脱很多所谓的条条框框,人物光环的限制之后,反而比男、女主呈现得丰满。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所谓好的人设,不一定是全程高光的,就像拍照一样,阴影部分的呈现,才会让高光部分更加明艳动人。
我很感谢,无论是在《余生》,还是在《谁都》上,几位演员都给了我们足够的宽容度和支持。无论是制片人、导演、演员,大家在创作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完美人设”给我们设置的障碍和壁垒——他会脱离人性的真实,让人物显得扁平。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当然,让观众有一些争议的观感,说明我们在剧作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依然想强调,如果持续地输出完美人设,我们偶像剧的路会越走越窄。
两种“路径”
搜狐娱乐:《谁都知道我爱你》有很强的戏剧冲突,而《余生请多指教》偏向于轻松治愈,您怎么看待都市爱情这个品类里这两种不同感情模式?
巫天旭:《余生》和《谁都》是典型的两个路径的表达。《余生》表达的是“在爱情里面,相爱还伴随着生老病死”;《谁都》里面则是“相爱还必须要经历一地鸡毛的考验”。本质上他们都会通向温暖治愈的彼岸,只是路径不太一样而已。
在做《余生》策划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指教你的余生?经过很多考量之后,我们觉得对爱情最大的考验是生死。我们把林父林母,林之校顾魏的情感,放在这样一个命题下去探讨,让爱情的议题有了很好的深度和延展性。
而在《谁都》的表达里面,我们更聚焦于两性的情感,它更像是一个无限流的故事,重逢、再重逢,再次重逢,每一次,那人都在灯火阑珊处,而角色一次又一次修复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变成更好的自己不断地奔向对方。我很喜欢这种“假如再来一次”营造的独特造梦感,它本质上是一个反意难平的作品。
搜狐娱乐:相应的,两部剧的受众群体有何不同?
巫天旭:相对来说,《谁都》聚焦女性观众一些。其实更多是对两性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余生》是合家欢的剧,它除了爱情之外,还有父母与子女间的理解与和解。
搜狐娱乐:《余生》这种平淡而浪漫的感觉,和《谁都》里的强戏剧性,在现在的都市爱情类别里分别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没有选择走一样的路径?
巫天旭:我觉得两者都是爱情剧的通路,只是作为制片人而言,不太想重复自己。我们肯定希望每一部戏都能拿出不一样的东西,让观众有新意,也让自己的创作有兴奋感。
包括我们接下来也会调整方向去做一些现实主义题材。偶像剧的表达和情绪可能还是会有局限性,进入到现实题材这个赛道之后,我觉得能融入更丰富的表达和更激烈的情感。
搜狐娱乐:《余生请多指教》前几天播出了日本预告片,《谁都知道我爱你》也成功出海,为什么两部剧能有如此强的海外影响力?
巫天旭: 《谁都》《余生》的成功出海,除了演员本身的魅力之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在于大家对于情感的理解是相通的,能做到最大范围的共情,是一个剧能在海外取得好成绩的先决条件。
搜狐娱乐:《余生请多指教》前段时间豆瓣开分了,这部作品达到你们的预期了吗?
巫天旭:一个剧到底如何评价,豆瓣的评分只是一个维度的参考值,很重要,但不具备绝对性,剧集的最终表现成绩,是平台的数据,收视率的拉动、观众口碑等多方维度的综合。
站在制片人的角度,我只能说,不管是《余生》还是《谁都》,导演,编剧、还有演员,都很好地完成了我的要求和任务,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最好的。剧作有不足和争议的地方,也应该由制片人来承担责任。
所谓“方法论”
搜狐娱乐:作为制片人,有没有自己的一套选角方法论?
巫天旭:其实在我的项目里,我还蛮喜欢用新人的,这些新人都是我和导演,面试数百个演员,一个一个挑出来的。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首先有很好的基础和天赋,第二是他们对角色有足够热爱,愿意为角色去“拼命”。现在的市场环境,年轻演员们能够有的机会越来越少,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跟着优秀的演员去学习和成长。
让我有成就感的地方在于,这些演员都很争气,比如《余生》里的翟子路、李昀锐,现在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谁都》里的陈鹤一、高睿菲儿最近也收获了不少人的关注。
像杨紫、肖战、宋茜、许魏洲他们也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所以他们对于其他年轻演员都带着特别包容和照顾的态度。他们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会在剧组主动建群,活跃气氛,让大家熟悉,也经常会在现场请大家吃吃喝喝,遇到问题,也会不厌其烦地鼓励和帮助他们。
搜狐娱乐:最近宋茜两部剧接连播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次和宋茜合作的感觉如何?
巫天旭:好演员的标准都是相通的—拥有天赋,并且付出200%的努力。我觉得宋茜完美诠释了这个标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对于宋茜的认知,绝不会仅仅是优质偶像宋茜,更会是优秀演员宋茜。我也很替茜茜开心,因为她眼里的光,已经被更多优秀的团队和行业前辈看见,
搜狐娱乐:在片场你会扮演什么角色?
巫天旭:现场是导演的战场,制片人这个角色其实就是去给导演和演员创造一个真空的创作环境。
其实演员真的很累,每天工作时间12个小时,回去之后要卸妆,还要看第二天的剧本,所以每天的睡眠时间非常不足。演员在片场是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感的,我们要让他们在一个相对没有干扰的环境中去创作。除此之外,演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也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比如自我怀疑,制片人这时候就要去架起他们和导演沟通的桥梁。
我始终认为,在片场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团队。当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演员感受到团队的用心和真心,他们也会同样回报给你最好的状态。
搜狐娱乐:《余生》的小剧场形式很出圈,是现场和两位演员碰撞出来的吗?
巫天旭:在余生的原著小说里,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个有趣的男女主对话,我们在剧本创作阶段,觉得它非常有趣,又能够很好地对正片进行一个补充。比如第一集里,顾魏能准确测出林之校的脉搏,大家会觉得有点偶像剧“悬浮”感,但结尾顾魏告诉林之校,这是假的,一下子就让它这段情节落地了,这就是我们设置的初衷。
最开始的拍摄,的确是想着按照正剧的模式拍,但由于时间有限,导演和摄影指导就提出化繁为简,在换机位的间隙,让两位演员用手机拍摄,营造一种现场感和真实感。
小剧场是有脚本的,但两位演员基本上只借用了脚本的情境,加入了很多即兴的的东西,最终大家能喜欢,还是因为两位演员高水平的呈现。
搜狐娱乐:CP感向来是剧集市场的关键词,作为制片人,您怎么看待角色CP感?会把CP感作为选角的重要衡量标准吗?
巫天旭:很多人说CP感是玄学,其实对于制片人来说,它没有什么玄学,如果搭配的两个演员都很好地将人物诠释好,他们的情感就自然会变得可信。所以两个好演员搭配,就一定会有CP感。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把两个人的照片摆在一起看有没有CP感”。如果最终剧作呈现的CP感不好,这个问题要去倒推:演员去呈现这个角色的时候,有没有真正进入到这个角色?有没有呈现出角色情感的细腻度?
我们在挑选演员的时候,最强调的一点其实是表演最基本的接收和给予——你能接收到对方的信息,同时你能给到对方什么反应。其实,这种接收和给予的强度就是所谓CP感成立的密码。
搜狐娱乐:现在很多剧粉会呼吁荧幕CP二搭,您如何看待演员二搭这件事?会考虑让之前合作的演员二搭吗?
巫天旭:我对这个事情持保留观点。
演员能一起合作一部戏,有天时、地利、人和各个方面的原因。不是不能二搭,而是演员每个阶段想演的角色不同,对自己的规划也不同,档期更是很难达到恰如其分的合拍。
作为制片人,合作很好的演员,在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内容,我们也会分别和他们聊一聊,但绝对不会把“二搭”作为一个指标性的东西去提给演员,或者说,“二搭”从来不是我们去创作一个作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