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华、苏童、西川这些文坛大家相聚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给出了答案。
上周节目首播之后,观众一边从中汲取文学养分,一边又惊叹于作家们接地气的生活日常。与当下荧屏的各类节目相比,《我在岛屿读书》将聚光灯投向“有趣的灵魂”,铅字背后的作家变得鲜活。节目似一股清流,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让大众在知识的沉淀中收获感悟和成长。
“一个读书类节目,评判它成功与否,就是你看完之后,是否有去翻开几本书读一读的冲动。”《我在岛屿读书》制片人颜小可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次向余华抛出橄榄枝
开启“文坛老友记”
《我在岛屿读书》是余华的首部外景纪实类节目,也是苏童、西川等文学大家首次以常驻嘉宾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节目之中,后续节目中还汇聚了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等一众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极高建树的文化大家作为飞行嘉宾。如此强大的阵容,让节目官宣之时就备受各方关注。实际上,凑齐这样一套当今中国文学艺术领域的“文坛大家阵容”殊为不易。
“像余华老师,前前后后婉拒了好几次。但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一遍遍地跟余华老师交流沟通,这是一个聊读书、聊读书的感受,分享读书心得的节目。”正是基于这样的节目底色,才让余华等文坛大家接受了邀请。
在飞行嘉宾的选择上,节目组充分尊重余华、苏童、西川等人的意愿,会去请教他们,有意识地找一些他们彼此熟悉的人,让谈话能够自然而然地展开。除此之外,节目还特别设置了“读书小助理”这个角色。从第一期节目来看,房琪既是“分界书屋”的“气氛担当”,又是大多数年轻人的代表,她会抛出话题,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也会游离于这样的谈话场之外,适时地推动聊天的节奏,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作用。
坚持生活流叙事
展现文学作家的语言魅力
“分界书屋”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最美好的想象——迎面朝大海,开卷品书香,最惬意的生活不过如此。而这也是《我在岛屿读书》选择“走”出户外,走到分界洲岛这样一个自然环境的阅读场景之中的原因所在。在节目组看来,岛屿的生活和景色,与阅读这件事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与效果的叠加,是“1+1>2”的美好的叠加。
《我在岛屿读书》最大的创新之处不设固定环节、不设任务挑战。但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模式会在初期引发一定程度的疑虑,“比如综艺感不强,戏剧冲突不够,场景不丰富等等。”最终,主创团队在方向上还是做了取舍,确保了节目自然流露的风格。
这一方面是基于对嘉宾们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因为在前期与嘉宾共创时就明确了去综艺化、无表演环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基于节目组想要制作一档纯粹的读书类节目的初衷。在主创团队看来,这群文学大家本身就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他们的语言才是最有魅力的地方。让他们去做一些任务挑战,一来不是他们擅长的,二来也会偏离主题。
从第一期节目的播出效果来看,真实的记录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对观众而言,节目中的余华、苏童和西川,熟悉得仿佛就像是身边的老朋友。他们的交流对话,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解读,常常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他们总是能够用非常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一个问题表达得非常有魅力,一次又一次给观众带来惊喜。
创作也是新奇体验
提升制作团队文学修养
这样一档全新的读书类节目,对制作团队而言其实也是一次非常新奇的体验。比如,开拍的时间规划会更靠近作家们正常的作息,更加自然地展现他们读书、聊书的原生状态,这是跟以往录制综艺节目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这样一档文化属性极强的节目,给制作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岛屿读书》中,涉及众多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并透过作品对作家及其所处年代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我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系统梳理。凡此种种,无不考验着制作团队的阅读积累。
在前期筹备过程中,节目组团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让自己首先变成了半个书迷,也试图成为电视导演中阅读量相对较大的一群人,从而对节目内容能有更精准的把握。
在节目组看来,《我在岛屿读书》的受众不仅有传统的电视观众和网络用户,更会集中吸引一群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这就要求节目团队不能只是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组合拼凑,要对展开的每个主题既专又精,极致地追求细节。“不然是没有办法面对真正喜欢书、真正读过他们作品的读者的。”
在这座充满文化氛围的小岛上,还会发生怎样的动人故事?还会有哪些文学经典被品读、被传颂?每周四今日头条12:00,江苏卫视21:20,《我在岛屿读书》以文会友,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