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对人物角色的塑造可圈可点。


【资料图】

首先是由费翔饰演的纣王。在原著的故事中,商纣王的形象是一个无道昏庸、沉迷女色的暴君。而被九尾狐狸附身的妲己是祸乱君心,导致商纣王性情大变,残害忠良的幕后黑手。

无论是将姜王后剜目烙手,还是诛杀自己的亲骨肉,亦或是杀害诸多忠臣,都离不开妲己的蛊惑。这样的角色设定将商纣王单纯刻画为了一个恶人,而让妲己成为整个故事中真正具有险恶计谋的邪恶代表。

但如此设定不仅真实历史上的纣王相去甚远,同时也难以让人信服,因为一个昏庸无道完全听信妃子谗言的君主又怎么能够坐稳王位,并且在商周之战的整个过程中对敌人造成巨大威胁呢?

在乌尔善看来,纣王的恶并不仅仅只是昏庸无道、滥杀无辜,并不是像原著描摹的那般为了“恶”而“恶”,同时更带有阴谋家、野心家的气质。也就是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为了实现自身野心而做出的。

《封神》电影中的殷寿一登场便是一个所向披靡、勇武果敢的将军形象,他本就有着自身的野心,即成为全天下的王。

被九尾狐狸所附身的妲己与其说是纣王暴虐无道背后的幕后黑手,倒不如说更像是纣王的合作对象或者说实现自身野心的工具。

纣王并不是因为谁的诱导而性情大变成为一个为世人所唾弃的恶人,而是本身即有邪恶的念头——他渴望成为新的商王,渴望征服四方。

真正的妖魔并不是外在的妲己,而是纣王内心深处的心魔,那股对权力极度渴望而生的邪恶。正是在这股邪恶的驱使之下,他没有快刀斩乱麻地杀掉被九尾狐狸附身的妲己,而是利用后者帮助自己在一夜之间除掉了坐在王位之上的父亲和身为王位继承人的长兄,同时又在意外获悉四伯侯密谋推翻自己的时候,借几位质子之手除掉了几大诸侯,最后又在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在这一切乱象之中身处局外,甚至上演了一出令人感动的自我牺牲。

从这些情节的塑造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由费翔演绎的纣王相较于此前诸多版本的演绎有了实质性的不同,也更让人不禁去思考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殷寿这样一个极度危险的恶人?

从影片开场冀州之战中苏全孝的死到姬昌对姬发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我们似乎可以捕捉到纣王因何而恶。

在逼质子弑父的那场戏中,殷寿坦露了自己对何为质子的真实想法,诸侯们将自己心爱的儿子留在了身边,而将那些并无太深感情的儿子派到了商朝作为人质,他们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实质上便成为了各自父亲的弃子。

从纣王威逼质子弑父所说的话语又何尝不是他自己长期以来的真实处境?身为二王子的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王位无缘,不管自己如何为国征战,如何讨父亲欢喜,最终都只是在为自己的兄长继承王位做嫁妆。

狐妖的突然出现为他原本无望的人生突然提供了一个契机,当摆在面前的所有障碍被轻而易举地扫除,长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欲望得以肆无忌惮地展露,那股多年积攒的怨恨终于可以发泄了。借质子之手杀害各大诸侯既是为了扫除潜在的敌人,同时亦是为了发泄自己对父亲和家庭的幽怨。

然而,殷寿所没有想到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质子都有着和他一样的痛苦不堪的回忆,有着同样的家庭背景。

姬发之所以成为质子并不是因为父亲的私心,而是实现个人理想——成为一名勇士。为此,他在与自己兄长比试的过程中做手脚,这一点,其实连伯邑考自己都看出来,更何况是会占卜的姬昌呢?

换句话说,是姬昌为了成全儿子的理想,才默许姬发去做质子。

临行前,姬昌别在儿子腰间的那一玉环,承载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也正因如此,当其他几位质子在殷寿的威逼利诱下或主动或犹豫的时候,姬发最终选择了放下手中的屠刀,他的内心深处并不相信眼前这位饱含深情送自己远离故土的老父亲,会是谋逆的反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