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之王》今日在全国上映。对于这部电影,此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好家伙,直接就给打入冷宫了。说这影片各种差,各种不理解,专业度不行等等,就差直接把“烂片”两个字贴在导演脑门上了,真的是够狠。
不过说实话,我也产生过怀疑,毕竟,《长空之王》这个电影去年就经历过档期问题,之前也有人说这电影根本不值得一看,我也一度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看,有没有必要看。
事实证明,是一定要看,并且真的值得一看。因为它燃,它炸裂,它自带能量。而且,看过之后走心的人,就算跟我一样啪啪打脸,也无论如何都不会得出“一无是处”这样的评论。
(资料图)
要知道,导演刘晓世是北电科班出身的导演。他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航研究所工作,根红苗正,这些年拍摄的题材也都是和军事、航空等有关系的类型。他最擅长的就是军事和航空领域的纪录片,首艘航母、首款战略运输机等军用装备宣传片都是出自他手的杰作,而且,这些片子无一例外都曾以专业度和感染力广受好评。
所以,这部电影的军事场面一定是尽量还原真实的,为了和这种真实兼容,对演员的要求一定也是接近真实的,那么就需要不断地打磨演技,接受专业训练,同时把情感沉浸其中,去体会试飞员的心态,最终给观众带来正能量,轻而易举能让人感动到不能自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先说军事场面。
那都是妥妥的大场面,飞机呼啸而过,耳边的轰鸣声是真的,警告声是真的,千钧一发时的惊险刺激是真的,看电影时看到手心出汗、脊背发凉也是真的。
当然,也不乏唯美的画面,契合度极高的配乐,以及壮观的中国战机、山川河流,惊叹之下,会让人觉得视野开阔,是一场视觉盛宴。
其实,早在首映后的分享会上,众多专业人士就为影片的专业度做了背书,他们觉得有这样的影片,是国人的骄傲,能看这样的影片是观众的幸运。
再来说演员演技。
先要理解试飞员的心态,进入试飞员的状态,才能演好角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接受训练,保证自身的爆发力必不可少,这方面在导演接受采访时就有所透露。可以想见,演员们为了无限接近真正的试飞员一定付出了很多。
而且,除了以胡军为代表的中老年演员,电影中的青年演员,也同样用他们的努力、认真,去提升演技,去刻苦训练,力求真实。电影中“韩局长”的扮演者郑晓宁老师在首映礼上就曾经提到过,“小伙子们”在片场每天晚上都在聊剧本、聊角色,并且坚持健身,他还因此感叹“后生可畏”。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现场的表演氛围真的很好,不仅仅是老带新,青年演员也同样用他们热情和青春在挥洒汗水,在琢磨角色。
所以,那些说自己不是某某演员粉丝,不愿意为流量买单的观众,也同样可以放心冲。
至于说到影片的情怀,或者叫正能量,那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效应。
故事真实,情节感人是一方面,有些特定场景下的台词,尤其是结合历史背景来听,真的就特别深入人心。
“This is China air force" ,很多人说,这根本不是台词,是誓言,是自主创新的国之重器终于可以在全世界扬眉吐气底气。
试飞员是会飞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用性命收集极限数据的试飞员让人敬佩。可是,当听到“我已无法返航”这句话时,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听毛不易唱《彩云是我写的信》,歌词里”爱的人你要知道,人生就只陪一程,而我恨信的本身,它往往代表离分“,这真的是影片里和现实中试飞员心声的完美表达,瞬间泪崩。
此刻,我要郑重道歉,我要说我错了,我承认带着审判的心情看《长空之王》是我草率了,辩证思想固然没错,但一味地批判,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长空之王》,真的对一部用心制作的电影不公平。
如果你也曾跟我有一样的困惑,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你也能及时纠正,亲自去影院听一听,看一看,感受一番,相信一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