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狂飙》、《他是谁》后,2023的小荧屏继续热闹,古偶有《长月烬明》一骑绝尘,悬疑有迷雾剧场接班作《尘封十三载》,情感有“姐狗”剧《爱情而已》。
(资料图片)
无论哪种热门题材,观众几乎都能找到线上新剧来追,但在无太多人关注的角落,曾经的国民爆款IP——正午阳光作品《欢乐颂》系列第四季,已经开播一周。
连作品上线消息都没有引发大范围讨论,成绩如何可想而知。
这部剧各项数据都不尽如人意,不仅没能与正在热播的《长月》、《尘封》一较高下,连已完结的《人生之路》、《爱情而已》等作品也没能追上。
从成绩来看,《欢乐颂4》与“小透明”作品无异。
一部曾经家喻户晓的国民爆剧,曾经引发全网热议的经典IP,为何仅仅6年时间便跌落神坛?相信这是很多观众的疑惑,也正午阳光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
换人不换戏,IP再开发失败
影视行业拍摄系列作品已成常态,但如《欢乐颂》般的开发模式仍旧罕见,这部剧第一、二两季与第三、四、五季的剧情,是完全独立的。
第一、二季以安迪、樊胜美等角色为核心,打造五美的都市爱情、生活、事业故事,第三、四、五季将以叶蓁蓁、方芷衡等新五美为核心,是全新的故事。
简单来说,同是《欢乐颂》,却已经不是观众最初接触的那版《欢乐颂》。
这便导致追求原班人马的观众失去继续追剧兴趣,不少冲着前两季情怀而来的观众,在看到全新的故事时,也没了情怀加成,多了换角不换名的疑惑。
而且,对初代五美印象深刻的观众,在面对新五美时,或多或少都会带点审视对比,在第三季开播时,第一波劝退话题便是新五美全员像安迪的“尴尬”。
新的故事,使用老的名号,有利有弊。
利在于可以继承初代IP的天然热度,从选角、拍摄时期,《欢乐颂》后三季便屡次登上热门话题,给新五美演员也提前输送了不少热度。
弊在于吃的前作红利越多,接受的观众审判便会越严格,一旦选角、剧情不能快速给到观众惊喜,超越前作的影响,作品便会比普通IP扑的更快速。
《琅琊榜风起长林》便是一个典型证明,这部剧其实剧情质量极高,完全不输前作,但因为选角前期没能及时让观众认可,后续口碑逆袭也失去了大爆机会。
但《琅琊榜风起长林》数据没逆袭,口碑却是实打实翻了身,靠品质给自己下了长尾效应,积攒了大量观众,如今正午阳光计划拍第三季,仍可成行。
整体口碑连及格线都没迈的《欢乐颂3》,便难与《风起长林》同命运了,第三季口碑翻车后一直没能逆袭,原本便下滑的观众基数,体量更加萎缩。
这种情况下,团队提前拍好的第四、五两季便显得鸡肋起来,初代故事创造的热度已经被第三季用完,二代开局又哑火,续作的市场待遇想不尴尬都难。
等同于制作方给一部糊剧拍续集,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说教大于实践,爆点难造爆剧
其实《欢乐颂4》的质量相对于第三季没有下滑,因为它与第三季一脉相承,不仅剧本是同时期打磨完成,连演员都是一口气拍完了百余集的戏份。
观众对季播剧要求的原班人马、季播及时上线,《欢乐颂》二代系列皆能满足,从制作节奏便能看出,剧方与平台原本对这个IP再开发信心很足。
可惜,观众用实际行动证明,剧方与平台的信心都太过膨胀,二代剧情并没能重现一代的辉煌,即使同一幕后班底呈现的故事,观众也没有那么愿意买单。
究其原因,与《欢乐颂》二代剧情过度依靠套路息息相关。
看过前两季的观众可以发现,这部IP大爆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社会问题的讨论,尤其是都市女性痛点的讨论上,非常能引发大众共鸣。
荧屏上掀起原生家庭讨论热潮,便是由《欢乐颂》带动起来的,因原生家庭吸血而陷入痛苦挣扎的樊胜美,揭开了无数女性曾经难以诉说的委屈。
以五美的故事为基底,探索大多数人能够共情的社会痛点,是《欢乐颂》的成功密码,这个密码到了二代剧情,被加倍发挥。
从第三季到第四季,编剧辐射的社会热门问题涵盖了重男轻女、家暴、PUA、原生家庭吸血、诈骗、性骚扰、职场套路、造黄谣、圣母等多个元素。
不夸张地说,《欢乐颂》新五美的故事,已经快把能登上社会版热搜的话题包圆了,每一集都能看见新“爆点”,每一集都能看到奇葩在作妖。
整合社会热点与矛盾融入影视故事,原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已经失去一代五美面世时的吸引力,一方面是看多了很容易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则是影视作品对这些社会矛盾点的讨论,往往习惯于隔靴搔痒,找到了观众的痒处,却永远搔不到位,问题一直在聊,又一直没有真正剥开来看。
多部剧循环下去,很多观众都快麻木了。
相对来说,《欢乐颂》二代还能让部分正在追剧的观众情绪上头,已经很难得,但若深入去看,你会发现二代故事每个痛点,解决方式都很套路。
几乎都离不开姐姐们长篇大论的“分析”……
没错,就是分析,一会儿是帮傻白甜何悯鸿分析她遇到的职场套路,一会儿是帮朱喆分析她的原生家庭,一会儿帮余初晖分析如何改变包子老妈。
人物的痛靠说教渲染,人物的应对也靠说教渲染,而真正实施的应对往往浮于空中,这也是观众吐槽二代剧情像一群安迪在演戏的关键所在,角色说教大于实践。
简单来说,故事没了丰满血肉的地气,更多是爆点大纲堆积出来的说教书本,脱离了现实向的女性群像故事,更像只剪辑了虐点与爽点的宫斗剧。
但客观来说,二代剧情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同样是都市女性的事业、爱情、生活命题,同样的社会矛盾点挖掘,编剧的讨论深度与角色态度都在演变。
比如女性面对原生家庭吸血问题。
初代剧情对这一命题的讨论处于问题“揭示”期。
剧中的樊胜美更接近于现实中大多数被吸血女儿的心态,整体表现非常矛盾,既痛苦不公又舍不下亲情,非常纠结,让人哀其不幸,又恨其不争。
二代剧情对原生家庭的态度,便明显是觉醒与反抗期了。
被弟妹吸血的长姐朱喆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任你亲情绑架,我自不动如山,被父亲吸血的余初晖完全摆脱传统孝道束缚,只会强势反抗,从不软弱妥协。
在原生家庭已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时,这种“爽”版的应对方式,更能给受害者一份反抗的勇气,作品悄悄做出的引导改变,是七话很喜欢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喜欢这份变化,让七话比大部分网友对《欢乐颂》二代剧情关注多一些,但越关注也越会可惜它的优点难掩问题,这些问题又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正午阳光作品的下坡路,也是从失去地气开始
从剧情问题分析可以看出,《欢乐颂》二代滑铁卢,归根结底还是太悬浮,作品太过依赖前作成功的“爆点”套路,少了烟火人生的说服力。
这方面,在几位女主事业线的处理上最为直观,追过剧的观众会发现,五位姐姐除了朱喆以外,几乎一水的嘴炮王者,她们的优秀与努力,80%都靠台词呈现。
真正的职业女性,生活与工作模式更多像隔壁《爱情而已》的女主,累并前进着,从角色的疲惫与工作琐碎日常观众便能get到她的优秀与不易。
换到《欢乐颂》二代里,五美多数拿了安迪的剧本,似乎很“厉害”,可具体厉害在哪里?又没个落地点,这便使角色看起来很熟悉,又那么陌生。
无独有偶,正午阳光近年来口碑翻车的作品,几乎都是失去地气的那一挂。
比如精致却立意陈旧的说教宫廷剧《清平乐》,再比如与《欢乐颂》二代口碑不相上下的《相逢时节》,前者成“爹道”,后者是出了名的狗血悬浮代表之作。
这几部作品面世后,“正午阳光必出精品”便成了过去式。
过往正午阳光的成功,是他们的用心与地气。用心制作,故事接地气或者有灵魂,这是正午的长项,也是这个团队如今仍旧会时不时贡献出佳作的筹码。
但观众越追求,团队似乎越忽略基石,总是时不时想往假大空创作走向横跳,这不仅会消耗自己的信誉,也会让好的IP、好的议题带着遗憾面世,何必呢?
如今《欢乐颂》二代剧的失利,希望能让制片方有所警醒,团队需要创新发展,却不能丢了自己的初心,我们真心期待创新的《开端》与接地气的《父母爱情》,也真心希望不要再迎来《欢乐颂》二代剧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