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巧英,刘立本的大女儿。

与二妹巧珍和三妹巧玲相比,巧英似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她没有上过学,不过她并没有像巧珍一样因此埋怨父亲刘立本,也没有羡慕能去县里读高中的巧玲,而是早早的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嫁给了高明楼家的大儿子高大星。

在她看来,嫁人生娃,种地,伺候公婆是农村女人的宿命,她没想过要改变这种宿命,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她安于这种命运的安排。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巧英既比不上善良真诚的巧珍,也不如单纯却有志向的巧玲,可细品剧中巧英做的一些事,一些话,你会发现,巧英才是活得最清醒、最明白的女人。

隐瞒夫家丑闻

高双星顶替高加林去读大学这件事,巧英是除高明楼夫妇、马占胜以及高双星这个顶替者之外,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那天,高明楼火急火燎的从高加林家拉回想要说出真相的高双星,刚进家门就碰到了着给他们热饭的巧英。

当时的高明楼哪里还有心情吃饭,他快速的打发了巧英,便拽着高双星进了屋。

对于高家父子的异常状态,巧英虽然心存疑惑但并不没有深想,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高明楼让她回屋,已经说明了不想她多问,既如此她又何苦自讨没趣呢。

可就在巧英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却隐约听到了屋里高明楼对高双星说的那句话:

“我告诉你啊,这个事我做了,老天爷就是罚的话,也罚在我身上,跟你没关系……”

正是这句话,促使巧英停下了回屋的脚步。

当时的巧英心里有两个疑问:一、公公与小叔子到底做了什么事,以至于公公会起誓发愿的提到报应?二、公公为何要支开她?是什么样的事不能让她和丈夫大星知道?

换句话说,巧英之所以会去偷听高家父子的谈话,一方面是源于好奇心,另一方面则是她担心公婆偏心,背着她与丈夫私下给高双星“好处”。

让巧英没想到的是,公公掖着藏着的“秘密”竟是高双星要顶替高加林去上大学。

在发现高家秘密的那一刻,巧英既震惊又害怕。震惊的是,向来慈眉善目,受人尊重的公公竟然会做出这种昧良心的事来;害怕的是,事情一旦败露,夫家的名声也就彻底完了,到那时暂且不说公公与小叔子会怎么样,她和丈夫以后在村里都得抬不起头来。

只不过,觉得昧良心是一回事,说出真相却是另一回事,从始至终巧英也没有想过把真相告诉高加林。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一来,她家与高加林家不沾亲不带故,她没有任何理由为了高加林去揭露夫家的丑闻。

二来,她已经是高家的媳妇了,即便她再不认同这种事,出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关系,她最好的选择就是把秘密彻底烂在肚子里,毕竟夫家一旦出事,她的生活也不会好过到哪去。

三来,知道了高家父子的这个秘密,也算是拿住了公婆的把柄,在必要时这个把柄可以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巧英是一个精于算计的女人,不像后来得知秘密,想要去告发高明楼的巧玲善良正直。可是,如果从现实与巧英的角度来看,巧英的选择完全可以理解。

剧中,巧英曾这样劝阻巧玲:

“你如今也是高家的人,你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嘞,你把咱夫家给败了,那大星还肯跟我过日子吗?我还有娃娃嘞,我和娃娃怎么办嘞?”

女人一旦结婚生子,那么丈夫与孩子就是全部。巧英不是不想揭露真相,而是揭露真相的代价,是她无法承受的。她不认同高明楼昧良心的行事风格,但是她做不到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去毁了自己的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巧英的选择是利己的,但也是真实的,清醒的,更是符合现实与人性的。

况且,真正的罪魁祸首,真正应该批判的是丢了良心的高家父子,而非意外的知情者巧英。

反对

没有“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在心虚的高明楼与马占胜的安排下,成了一名民办教师,这让高加林找到了一丝慰藉与价值感,就在高加林马上可以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

私自带学生外出,以致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又将高加林打回了农民的身份。

一心爱着高加林的巧珍不忍心看着心上人痛苦,她背着父亲刘立本找到大姐巧英,希望巧英能够在高明楼面前说说情,让高明楼再给高加林弄个差事,也是这一次,巧英才知道妹妹巧珍的心思。

对于巧珍爱上高加林的事,巧英的态度很明确:不合适!

而她之所不看好高加林做她的妹夫,原因有二:

一,高加林心气太高。

巧英深知,心比天高的高加林绝对不会甘心于农村的生活,这么多年来他努力读书,就是为了离开高家村去更远的地方。

这样的高加林最终无外乎两种结局:一是未来有所成就,离开高家村;一是碌碌无为,高不成低不就,连地都种不好。

在巧英看来,无论是哪种结果,对想要跟高加林在一起的巧珍都不是好事。

如果高加林一事无成,那就意味着巧珍嫁给高加林就要过一辈子苦日子,但是以妹妹巧珍的条件,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凭什么要跟着一个没出息还眼高手低的男人过一辈,就像剧中她说的那样:

“那高加林是个能人,长得又好,那不怪你心里有他,可那小子从小心比天高,他这些年拼命读书,为了啥,他是为了将来能往更大的地方去,这眼下他是没办法了,回了村,手不能肩不能扛,你以后靠他吃饭呀。”

如果高加林真有出息了,那么以高加林的心气,一定会嫌弃没文化的巧珍,到时候巧珍就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这一点巧英也曾明确提醒过巧珍:

“如果真有出息了,你更不能嫁了,那猪怕肥人怕壮,我怕你到时候更遭罪嘞。”

二,巧珍用情太深。

作为从小一起长大姐妹,巧英自然十分了解妹妹巧珍的性格,不仅单纯善良,一旦对一个人好,那真是实心实意,掏心掏肺。

巧英看得出巧珍对高加林用情至深,而这也是她不愿意巧珍与高加林在一起的原因。

在她看来,巧珍用情太深容易失去理智,如果高加林像巧珍一样倒也还好,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高加林对巧珍并不是那么上心,甚至连马栓都不如。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巧珍真的与高加林结合,那就意味着在他们的情感关系中,巧珍永远是妥协与付出的一方,而这并不是巧英想看到的。

她希望妹妹能够嫁给一个真心待她,为她遮风挡雨的男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妹妹处处委屈求全,扛起生活重担的人。

只不过,巧英的反对没有丝毫作用,痴情的巧珍在拒绝了马栓的提亲后向高加林表白了,而高加林也接受了巧珍。

看着一意孤行的妹妹,巧英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知道,我现在说啥你也听不进去,我还是要再说一句,巧珍你可不能把自己全都给那高加林啊,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是巧英作为姐姐,对妹妹最后的忠告。

在巧英看来,虽然事已至此但有些话她不得不说,她希望巧珍能够守住清白这个最后的底线,这样就算高加林真的变心了,巧珍也不至于落得和香香一样的悲惨下场。

细品巧英反对巧珍与高加林在一起一事,你会发现巧英是第一个看透高加林本性的人,也是全剧唯一从头至尾都不看好巧珍与高加林的人。

刘立本起初的反对态度,主要是觉得高加林家的光景太差,高加林本人又文不成武不行的,而巧英则比刘立本看的更透,更远。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加林成了县里通讯干事的时候,刘立本转变了态度松了口,而巧英依旧忧心忡忡:

“你爱不爱听,姐都要说,那高加林如今可是县上的人了,那过段时间户口一进城,你俩可真就隔了天地了,那一个城里人一个农村娃,你想想以后会咋样,要真有一天他有大出息了,他看不上你了,你最后鸡飞蛋打,你吃个大亏嘞。”

从某种角度来说,巧英比巧珍活得更清醒。

在巧英看来,婚姻讲究的是合适,爱情是其次,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条件(家庭、三观、性格等)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另一半,太高太低或是差距太大都不行,容易自寻烦恼。

她不抵触爱情,但她同样不崇尚巧珍那种飞蛾扑火般的爱,对她来说,婚姻最重要的是能好好生活,而生活最重要的则是找一个可靠的人,过踏踏实实的日子,毕竟爱情是一时的,生活却是一世的。

而这也是巧英嫁给高大星的原因。

断了后路

巧英的担忧还是成了事实。

高加林成为县委通讯干事不久,便开始嫌弃与他这个“城里人”格格不入的巧珍。也因此,当黄亚萍向他表明心迹并提出可以带他去上海发展的那一刻,高加林的心彻底偏向了黄亚萍。

就这样,巧珍的爱情梦碎了。

在巧珍伤心欲绝的期间,巧英做了两件事,也是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巧珍的人生轨迹。

第一件事:拦住要去县委大院告高加林的刘立本。

看着闺女几天不吃不喝,刘立本心疼的要命。刘立本先是在自家门口大骂高加林是陈世美,被前来安慰巧珍的巧英劝阻之后,气不过的刘立本又准备去县政府告高加林,当面讨个说法,却还是被巧英拦住了。

巧英之所以阻止刘立本去闹,不是她不气愤高加林,而是在她看来,不吵不闹才是眼下对巧珍以及刘家最好的选择。

一来、闹改变不了事实。

闹,确实解气,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高加林不是傻子,不可能想不到他辜负巧珍会被全村人戳脊梁骨,也就是说高加林宁愿背负骂名也要和巧珍分手,在这种情况下,刘立本再怎么闹,也不会让高加林回心转意。

二来、昧良心的高加林。

巧珍的名声虽然受损了一些,但总比薄情寡义的高加林的名声要强,巧珍如何对待高家父母以及高加林的,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就算有人议论,更多的也是骂高加林没良心。

现下是他们占理,不吵不闹人家会认为刘家人大度,这样一来骂高加林的人会更多。可一旦闹起来,就是两败俱伤的事了,大家脸上都没光,而且一旦高加林因此丢了工作,那刘家很容易从有理变成没理了。

况且,巧珍如今情绪不好,闹起来巧珍能会更难受。

三来、分手未必是坏事。

在巧英看来,这件事从表面上看,巧珍受了委屈伤了心,可从长远来看,现在未必是坏事。以高加林的情况与性格,看不上巧珍是迟早的事,与其等到结婚了之后被抛弃,倒不如现在分手,至少巧珍没有失身,还有嫁个好人家的机会。

就像剧中巧英说的那样:

“你说你,你精了一辈子,怎么现在要做糊涂事嘞,那高加林能听劝,他能做下这事,不过我看,这是好事,要是他勉勉强强跟巧珍成了婚,那日后添了娃,他再变了心,那我妹子,才真是没有一点后路了嘞,眼下巧珍虽然会伤心些,那撑些日子过去就好了,这事啊,错不在咱,咱不怕人家说三道四的。”

第二件事:将马栓“领”进门。

拦下要去找高加林算账的父亲刘立本之后,回到家的巧英让丈夫高大星去趟马家堡,将巧珍与高加林分手的事告诉马栓。

在巧英看来,马栓为人踏实肯干,这些年靠烧窑挣了不少钱,最重要的是,马栓对巧珍的感情是有目共睹的,要不是当初巧珍一门心思要与高加林在一起,马栓早就成了她妹夫了。

如今巧珍已经和高加林分手了,嫁给马栓是巧珍最好的选择,既不会在经济上受苦,也不会在感情上受挫,同时还能彻底绝了巧珍对高加林的念想,不给高加林和巧珍任何退路。

正是在巧英的撮合下,巧珍答应了再次前来求婚的马栓。如果不是后来莹莹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巧珍与马栓的日子确实过的很幸福。

写在最后

纵观全剧,巧英这个人物虽然不如巧珍讨喜,可是在我看来,她却是刘家三姐妹中活得最明白的一个。

什么叫活得明白?

在我看来,所谓活的明白,就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并去努力争取。从这一点来看,巧英是成功的。

她虽然没有远大的理想,对爱情也有些嗤之以鼻,但是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门当户对的夫家,踏实肯干的丈夫,吃穿不愁的日子,虽不崇高,但胜在安心、满足。

每个人对于生活的定义与期待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期待造就了人不同的选择,选择没有对与错,生活也没有高低贵贱,最重要的是,努力过好自己想过的生活。

人生这个大命题无外乎十个字:选择、面对、接受、处理、放下。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