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王凯,靳东,三位戏路各异的“扛剧”演员,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陆续有新作播出。


【资料图】

胡歌主演了正午阳光的献礼剧《县委大院》,作为一名空降的县长,与原来的县委干部共同解决难题;王凯在都市剧《向风而行》里当高冷机长,和谭松韵谈起了恋爱;靳东和新丽三度合作,又一次演起了中年创业的故事。

三人也久违地以“伪装者三兄弟”的名号,时隔七年集体上了热搜。2015年的《伪装者》和《琅琊榜》,是他们三人最初也是最后的合体。

这两部作品的连播,对胡歌来说是从“偶像派”向“实力派”的成功转型,对王凯和靳东,则是走红的开始和“大器晚成”的证明。此后三人事业路线并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敢于在娱乐圈里停下来。三人几乎不做微博营业,很少上综艺节目,接演的剧也不算多。

三人新戏轮番播出时,王凯和胡歌40岁,靳东46岁。在国产剧市场,这个年龄段的男演员通常已经是家庭剧常客。而这三兄弟,不演家庭剧,很少饰演谁的丈夫和父亲,还能在都市剧里继续聊理想和爱情。

但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县委大院》的口碑远不如正午此前的献礼剧《山海情》《大江大河》;《向风而行》中男女主人设和职场相关的剧情都被质疑;《纵有疾风起》的豆瓣最高赞评论为“靳东已经深陷霸总泥潭,走不出来了”。

不演家庭剧,不往电影方向转型,40+男演员还能走多远?如果看同样的40+男演员陈坤,还要深陷“叫好不叫座”的指责。虽然目前他们还暂且算“扛剧”的,但七年过去,留给他们的时间可能也不多了。

偶像转型与大龄新人

胡歌是三兄弟里最早出名的。

《仙剑奇侠传》等一众仙侠剧,给他贴上了“古偶一哥”的强标签,这是市场的认可,但对他来说却是要挣脱的枷锁。2010年,他主演的古装穿越剧《神话》刷新了央视八套开年戏收视新纪录。胡歌却在微博写道:“一口气绕着虹口足球场跑了十几圈,今天绕公园跑,天黑思路特别清晰,但仍然想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怎么还在绕圈。”

两年后,他真就从这个圈里跑出来了。除了接《摩登新人类》《香格里拉》等非古装剧,还出演了话剧《如梦之梦》和《永远的尹雪艳》,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再出演影视作品。

在《如梦之梦》里,胡歌饰演身染怪病,时日无多的五号病人。

《如梦之梦》胡歌

导演孔笙和李雪也看过一次《如梦之梦》。正在寻找《琅琊榜》主角梅长苏的他们,看到了五号病人与梅长苏的相似之处:都是病人,都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光,搏力去活出光彩。

与此同时,不少粉丝前去《琅琊榜》制片人和导演微博下方推荐胡歌,胡歌的粉丝也在极力向胡歌推荐这部小说。原本担心又是在“古偶”绕圈的胡歌,在导演孔笙和制片人侯鸿亮的反复沟通之下,终于接下了这部作品。

与胡歌的众望所归相比,《琅琊榜》官宣男二靖王萧景琰由王凯扮演时,引发骂声一片。对喜欢《琅琊榜》的年轻观众来说,他太过陌生,翻开履历,最有名的作品还是2008年的《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王凯

凭《丑女无敌》走红之后,递上门的本子也都是类似的人设。不想再重复这一类型的他,八个月没有任何工作。机缘巧合,等来了山影筹备的《知青》里男二齐勇。

齐勇一角,侯鸿亮找过不少年轻演员,但多数人都因为要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拍摄七个月,拒绝了。王凯出演后,为制造暴风雪的效果,还让剧组搬来一台鼓风机对着头吹。王凯积极的表现被侯鸿亮看在眼里,并将他签了下来,出演了《北平无战事》等多部作品,这才一步步走到了《琅琊榜》。

王凯是被侯鸿亮挖掘的新人,靳东则是侯鸿亮、孔笙等一众正午阳光创始人,自拍摄《闯关东》后就相识的老友。

侯鸿亮总调侃靳东,是演了一部《秋雨》(2005年上映的电影)就“息影”的演员。这一年之后,靳东很少在演戏,事业重心一直在话剧舞台,四十岁以前,他就拿遍了国内几乎所有与戏剧沾边的奖项,其中就包括国内话剧最高奖“金狮奖”。

《秋雨》靳东

2012年以后,靳东才将事业重心转回电视剧。“如果演话剧能拿到当时片酬的五分之一,我绝不会出现在影视行业。”后来他这样告诉媒体。

转回电视剧后,他演了几部“抗日神剧”,其中一部里就有著名的“裤裆藏雷”桥段,也演了山影的《温州一家人》《战长沙》。

出演《琅琊榜》里的蔺晨阁主,纯粹是帮忙,毕竟这部作品并不在他择片标准里:“我不拍古装戏,我也不知道我每天挂在那个绿布上掉一个威亚究竟意义何在。”

虽然《琅琊榜》中三人都参演了,但一直到《琅琊榜》拍完后的《伪装者》,才是三人“三兄弟”的开始。

这部谍战剧通过明家四人的视角,讲述了抗战时期上海滩多方博弈的故事。侯鸿亮后来总结,《伪装者》的创新是作为谍战剧的偶像化,并且此前没有过抗战时期,家庭里一家人有各自不同的身份,日常的相处又很有趣。

好多人说,《伪装者》里男一其实是明楼,胡歌被侯鸿亮骗了,才演起家里的小弟弟明台。

侯鸿亮后来回应,这一直是一个双主角设置的戏,最开始也是让胡歌挑的,他挑了明台,“我相信让他演明楼他一样能演好”。看完剧本,王凯放弃了另外一部作为男一的剧,选择到《伪装者》里出演男三,从小跟着明楼长大的明家仆人明诚。

靳东为戏份吃重的明楼做足了准备,比如为戏增肥了20斤,认为这样才更符合当时环境下“一个大腹便便的明楼”。进组前就有人告诉王凯,进组后要好好演戏,不然东哥会骂你的。靳东对此回应:如果台词都记不好,那你就不应该站在我对面。

2015年8月31日,《伪装者》在年轻观众众多的湖南卫视播出。新颖的谍战剧设计引发了热度,更吸引来主创们从未想过的“CP粉”。靳东、王凯开始登上热搜,“奔着胡歌去的,结果喜欢上了靳东(王凯)”的言论时有出现。

《伪装者》播至中途,同个制作班底,有大量重合演员的《琅琊榜》也正式上映。有了“明家三兄弟”的热度,最初发行到电视台还无人问津的《琅琊榜》,热度一路走高。不仅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双卫视收视率双双破1,收官时播放量也近百亿,堪称是当年的现象级作品。

播出至今,这部作品的豆瓣评分仍在9.4的高位。对国产剧来说,这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午阳光团队借着两部作品宣告正式从山影独立,改变了剧集公司的竞争格局,此后一直稳坐剧集市场头把交椅。三兄弟也由此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因为隐忍、善于谋略的梅长苏,没有人会质疑胡歌“只能演古偶”,观众和业内人士都看到了他身上多面的可能性,为他后来接演文艺电影埋下了伏笔。

王凯和靳东一夜爆红,成为新晋“流量”。王凯的粉丝刷起了“这辈子睡不到王凯还有什么意义”“我们都是凯凯王妃”的话题,此后接到了一系列男一剧本。靳东身上迷人的特质被提炼为“老干部”,从他只用繁体字、分享读书心得的微博,到始终强调“好演员”责任的采访都是佐证。

《伪装者》《琅琊榜》两部作品连播,正午阳光也因此被誉为“国剧门脸”。那一年,影视行业流行IP价值和借壳上市,“四大流量”初见雏形,观众对这群人的喜欢,包括将《琅琊榜》捧上神坛,似乎都是对这些浪潮的反抗。

侯鸿亮后来谈及《琅琊榜》的创新,他认为是所有美学层面回归到了国产电视剧应该有的层面。当多数人都在玩IP概念、资本游戏时,一群老老实实做剧的人就这样脱颖而出。

文艺电影与大热剧集

拍《伪装者》的时候,靳东和胡歌一块儿出去吃饭,人们总是先认出胡歌,惊呼着要求合影、签名,再看着靳东有些迟疑地问:你是黄志雄(《温州一家人》里的角色)吧?

就这一点,胡歌非常羡慕靳东:“要是哪天他们看见我叫的不是‘胡歌’,而是我演的那些角色就好了。”2015年两部作品带来的人气攀升,对他而言是新的要摆脱的枷锁,比起成为“流量”,他更想获得大家对角色的认可。

为此,在拍完“看过最好的剧本”的《猎场》之后,有近两年的时间他没再接演新作,一直到2018年收到刁亦男新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的剧本。胡歌把这视为“归零重新出发的开始”,把自己晒黑,又通过大量运动使自己消瘦,另外,他逼迫自己少睡,以便拍摄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演好这个亡命之徒。

就像2012年从古偶剧转向都市剧与话剧一样,这次在当红的关口,他同样停了下来,开拓新的疆域,只是这次的选择是电影。2019年《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时,他还去了扶持电影新人的FIRST影展,担任颁奖礼主持人。他对台下的新人导演们说,“如果以后有好的项目,请不要忘记,有一位又便宜又好用的演员叫胡歌,谢谢。”

胡歌停下来的那两年,爆红的靳东一直在接戏。

爆红后的两年,靳东还是与正午阳光密切合作:在《欢乐颂》里演刘涛的人生导师,在《鬼吹灯》第一部网剧里,演了初代“胡八一”;搭档“电影咖”白百何主演医疗剧《外科风云》。

出演完这些剧后,在2017年与新丽传媒初次合作的《我的前半生》中,靳东的身份就已经转为出品人。此后,基本每一部担任主演的剧集,他都会兼任出品人一角。

在后续的多次采访里靳东都表示,做出品人的初衷是为了能获得话语权。“我自己从无到有参与到这个剧本,我心里更清楚,更有数……归根结底我不是一个生意人,我也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生意人,我只想努力拍好每一部戏,目前每一部我参演的戏,我才会去当出品人。”

当年因为片酬离开话剧舞台的他,在影视作品邀约不断后,又回归了话剧舞台,且同样是以出品人的身份。

2017年,靳东与好友韩江、谭韶远一同成立北京当代话剧团。改编自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原著,由陈数主演的《海上夫人》是该话剧团的首部作品。《海上夫人》是靳东自掏腰包作为投资人的作品,并且前期的投入远远大于最后的票房,靳东半开玩笑说自己赔得一塌糊涂。

对他来说,这样的投入是一种责任。“起码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和时期,我们有责任把中国整体影视质量的水准再往上努力地去提高。”虽然此后,他担任出品人的作品很少超过豆瓣6分,《如果岁月可回头》甚至低至3.4分。纵观这一系列都市剧,他总是在人生导师和中年失意男之间摇摆。

王凯走红两年后的路子,则更商业化一些。

《伪装者》《琅琊榜》走红后,除了本就预定出演的《欢乐颂》,他官宣的第一部新作是与陈乔恩搭档的偶像剧《放弃我,抓紧我》。这无疑是对在年轻人群中影响力的商业证明和变现。

即使出演电影,王凯接触的也都是商业片,第一部主演的作品是《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作品由苏有朋执导,光线出品,最终票房收益超4亿,成为2017年悬疑电影票房冠军。

此后,王凯又以“硬汉”形象出演了《铁道飞虎》和《英雄本色2018》,但票房都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后者的票房差到导演丁晟在微博发文质疑出品方光线传媒谎报宣发费。另一部主演电影《真·三国无双》,更是上映得悄无声息,最终票房未过2000万。

电影剧集来回穿梭的繁忙节奏,他持续了两年,最终在2017年选择停下来。

这年4月,王凯肺部检查出了结节。他做了手术,也下了决心要暂时离开。他发了一条微博告假:病倒了,需要静养,有段时间不能和大家见面了。提前祝大家五一快乐,也要记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好好休息!

这一休息,就一直到正午筹备献礼剧《大江大河》才担任主演。

这部在2018年底上映的剧,背景宏大,讲述了1978到1988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王凯、杨烁、董子健饰演的三位主角,分别代表国企、小农经济、市场经济在变革浪潮中的探索。良好的制作,让《大江大河》不仅在收视上一洗当年剧集市场的颓势,口碑上也拿下8.9的高分,成为当年豆瓣国产剧最高分。

《大江大河》的出现,同样是正午阳光的一次回归。

《伪装者》《琅琊榜》之后,正午阳光签下了包括王凯、靳东在内的一众演员,有条不紊地开发着储备已久的IP作品。2016年播出的《欢乐颂》成年度爆款,堪称是接下来7年里国产女性群像剧的鼻祖。这部作品之后,正午阳光也开始背上了“狗血”“爹味”等负面标签。艺人经纪业务上,也屡屡与粉丝产生摩擦。

2017年9月,正午阳光官微发布声明称,为了“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同时公司旗下“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艺人,也需要更专业的规划和战略布局”,于是决定调整公司业务版权,取消艺人经纪业务。

那是艺人经纪业务最为赚钱的时代。据上市公司财报,艺人经纪业务的毛利率可以轻松突破50%。正午阳光这一举堪称壮士断腕。

此后,王凯和靳东,似乎与正午阳光进入了同一个境地:只有在做主旋律剧集时,口碑是最好的。其余的尝试,多是质疑。胡歌的文艺电影之路,也迟迟没有后续。‍‍

远离风暴中心

除了演艺生涯道路的选择之外,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三位几乎同一时期成长起来的演员,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向右转,试图远离爆炸流量可能带来的任何后果,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

如果有个以流量为主轴的坐标系,那么胡歌应该是离主轴最近的那个,靳东离得最远,王凯则位居中间的位置。但即便如此,他们和时下正当红的流量小生们相比,都已经算不上“流量”阵营的选手了。

胡歌的转向尤为明显。作为几乎和85花共同成长起来的男演员,胡歌出演的所有“IP+流量”剧,几乎都是唐人的人情债,数量不多,也都不是主演。他的上一部IP剧还要追溯到2014年的《风中奇缘》,给彭于晏当男二号。再往前则是2012年的《轩辕剑之天之痕》,古力娜扎签约唐人后的第一部剧,蒋劲夫是男主角。

虽然一直没有离开唐人,但作为“一哥”,胡歌拥有了更多主动权。和始终盘桓在古偶剧的几位85花不同,不必再帮公司“奶新人”后,胡歌几乎不再参演任何与流量沾边的剧集,也不出现在唐人自制的古装剧中,只需要在公司新剧露个脸——比如去年播出的《完美伴侣》里,胡歌饰演一名小区保安。

去海外游学,也被视作是胡歌主动“远离”舆论场的举措。2017年初,他就公开宣布自己有个“大计划”,未来一两年除了《猎场》之外可能没有太多新作品(事实上是五年)。

同年2月份举办的“国剧盛典”给胡歌办了一场堪称盛大的“告别宴”,虽然这几乎是个乌龙事件。如此大肆地宣扬这件事并非他本意,他在活动现场说:“我现在快站不住了,我的初衷是想安安静静地走。”虽然这场游学之旅只持续了不到一年,但将近五年没有新作品问世,对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演员来说,仍然是个非同寻常的选择。

另外,在与粉丝的关系上,胡歌也尽量保持远离。《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前,胡歌的后援会集资准备为他应援,被他得知后马上叫停,并进行了退款事宜。他在感谢信里提到:“我早就公开表达过对粉丝应援的态度,不认同,不支持。”

王凯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早在2015年,他就解散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并多次在采访等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拒绝应援,认为“没必要也没意义”。

此外,他几乎不发分享生活的原创微博,只在剧宣期配合剧方营业,也甚少脱离作品登上微博热搜;在抖音,王凯没有个人账号,只有得舍工作室的账号,发布的内容同样是以宣传为主;明星们“内卷”的新阵地小红书,同样没有王凯的身影。

王凯不是没有“粉丝基础”,《欢乐颂》里的主治医生“赵启平”,给王凯圈了不少“女友粉”,之前《伪装者》播出时引来的CP粉也逐渐转化为一批忠实度和战斗力极高的粉丝,但是这些似乎都不构成他“营业”的理由。

《欢乐颂》赵启平‍

相比之下,靳东远离流量这件事,则很难说清楚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客观事实是,在经历了坚持在微博使用繁体字、塑造“知识分子”的人设但却错字频出,以及“纯爷们只跟纯爷们合作”这种惊世骇俗且不符合当代舆论场价值观的发言之后,他在年轻人中的口碑,已经不再支持他在流量领域开疆拓土了。

不过这对靳东来说,影响似乎并没有那么大,至少他凭借着《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已经成功完成转型。闹得沸沸扬扬的“假靳东”事件,背后既有中老年女性们无处安放的感情,同时也是靳东被“符号化”的开始。林更新是“九亿少女的梦”或许是一句调侃,但靳东现在的确已经是实打实的“九亿中年女性的梦”了。

“明家三兄弟”虽然走向了不同的职业道路,但是在这点的选择上倒是非常相似。

在新生代明星努力拓宽流量市场、生怕一段时间不出现就被大家遗忘的时候,三位演员并不在意所谓的“真空期”,因此也几乎不参演时下流行的热门综艺,只在剧播期出现。

靳东上次参加娱乐类综艺,还要追溯到2015年《伪装者》宣传期时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最近一次是2020年的《国家宝藏》;胡歌和王凯接综艺的风格也如出一辙,要么是《鲁豫有约》《可凡倾听》这种访谈类,要么是《一路前行》《博物馆之城》这类社会文化类。王凯倒是参加过《青春环游记》和《跨界歌王》,想来应该是兴趣使然。

远离综艺不算是中生代男演员的共同选择,黄晓明的经典名言“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就出自湖南卫视经营类综艺《中餐厅》,坐实了自己“霸总专业户”的名号;黄磊在《县委大院》里之所以受到观众指责,实力派演员一朝“跌落神坛”,也跟演技关系不大,不过是因为太爱在综艺上给别人做饭了。

虽然粉丝众多,但因为手握质量过硬的作品,而且甚少出现在舆论场上,因此从来不被划入流量咖的行列。围绕在他们身上的风波甚至负面新闻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都会逐渐被淡忘,他们的名字仍然有着极强的收视号召力。

人设也好,性格也罢,虽然这几年三位真正能比肩《琅琊榜》和《伪装者》的作品,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但无论是选择投身“中年偶像剧”,还是转战大荧幕,至少他们都获得了“演员”这个如今看来极为珍贵的头衔。

中生代男演员的选择

三位已过不惑之年的男演员,近期都有新作品与观众见面。

备受瞩目的《县委大院》去年年底压轴开播,《琅琊榜》播出时隔7年后,胡歌终于再次牵手正午阳光,江左盟盟主“梅长苏”摇身一变,成为光明县县长“梅晓歌”。这也是他自2017年的《猎场》后的首部电视剧。

“梅长苏”滤镜

或许是期待太高,《县委大院》的口碑情况并不似预期,豆瓣评分只有6.7分,没能复刻正午在这类剧集上的优异成绩。不过,“人均熟脸”的配置还是保证了收视率的基本盘,开播后连续三天都拿到了收视第一的位置。胡歌混在吴越、李光洁、王骁等一众实力派演员里,也不显得很违和。

此外,胡歌还有待播剧《繁花》。该剧2020年5月份开拍,去年1月才杀青,拍摄时长很“王家卫”,目前只释出一段预告片,但是“王家卫”的名字仅仅是放在待播剧一栏,也足够有份量了。

王凯年过四十,还能hold住职场爱情戏,得益于保持得还不错的颜值和身材。《向风而行》里的“顾南亭”算是王凯的舒适区,面冷心热的机长,被女主角撩得毫无还手之力,还能全方位满足“制服控”的观众。

《向风而行》顾南亭

加上谭松韵本身也不小的路人基本盘,该剧无论是在央八的收视还是网络端的数据都算过关。收视率峰值超过1.5,云合数据显示,其有效播放市占率在开播超过10天后仍然排在第一,达到21.7%,远超第二名的《少年歌行》(9.3%)。

值得一提的是,王凯这几年一直保持着和正午阳光的合作。如果说胡歌是凭借正午阳光完成了从“仙侠剧男主”到“实力派演员”的转型,靳东依靠着正午阳光走入大众视野,那么王凯和正午的关系显然更加密切。

将他的履历拉开来看,几个重要的节点背后都有正午的身影:先是通过《琅琊榜》和《伪装者》迎来新的事业高峰,又在《欢乐颂》中拿到完美角色,贴上了“禁欲男神”的标签,随后的《大江大河》,则助力王凯完成了国民地位的进阶。至于穿插其间的《他来了,请闭眼》和《如果蜗牛有爱情》,就当给正午交学费了。(延伸阅读:都市剧怎么成了正午阳光的短板?)

靳东或许是三个人中,最早找到发展方向的。他去年到今年有两部新戏上映。《底线》虽然在案件部分引发一些争议,但毕竟这几年观众已经对靳东的精英形象审美疲劳了,冷不丁蹦出一个像“居委会大妈”一样的普通法官,就角色塑造而言,还是带来了一些惊喜。

《底线》闺蜜组‍

不知道靳东是不是中了“每演一个其他角色就奖励自己演一次总裁”的毒,年初开播的《纵有疾风起》里,他好像又有点退回安全区的味道,公关公司的老大,听起来就像给靳东量身定做的人设。虽然第二集之后霸道总裁就破产了,但整体看上去,和记忆里的样子区别还是不大。

不过,显然掌握遥控器的中年女性观众依然非常买账,《纵有疾风起》首播当天,在北京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收视率都处在同时段前列。一招鲜吃遍天,西装半永久的靳东依然是剧集市场的香饽饽。

40+男演员的戏路还是很宽,像胡歌、王凯和靳东这样有代表作的更是如此。胡歌断档五年,回来还是能接到《县委大院》这样配置的剧;王凯既能演正午招牌《大江大河》,也能在职场爱情剧里发光发热。

转型好像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悬疑剧风潮刮起,曾经的文艺片御用男主秦昊,在接连出演了《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等几部爆款悬疑网剧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悬疑剧扛把子;即便已经完全不在意身材管理,潘粤明还是能在《鬼吹灯》这种大IP里坐稳男一号;永远在家庭剧里演好丈夫的佟大为和黄磊,也不缺戏拍,甚至具有无可替代的人设。

《无证之罪》秦昊

此前,姚晨在First影展上说,希望导演们能多给中年女演员机会,随后又解释道“不是没戏拍,而是不愿意凑合”。好消息是,近几年中年女演员的荧幕形象也越来越丰富了,吴越在《县委大院》里演县委副书记,秦海璐和董又霖在都市剧里谈起了“姐弟恋”,姚晨也成了“摇滚辣妈”,至少已经跳出了家长里短和面目模糊的“XX的母亲”。

一个演员的一生,只有一部好剧是不够的。或早或晚,“转型”是每个演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以《伪装者》为起点,“明家三兄弟”的人生,在这几年间被无数个选择牵引着,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在残酷的娱乐圈里,想获得什么,就要失去什么,选择可能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参考资料:

1、胡歌:用尽八年的力气,从偶像的泥沼里爬出来,腾讯娱乐

2、王凯:过了惶恐期,我想从零开始,新京报

3、独家专访|不低头的靳东:“人这一辈子,唯一不能丢的就是骨气”,南都娱乐

4、专访丨胡歌:《南方车站的聚会》对我的意义就是“开始”

5、王凯 发条不再拧紧,人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