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的作响,时刻都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与之相对应的,是不断增长的年龄,和愈发强烈的焦虑感袭来。

环顾四周,看看周围的人,要么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要么结婚生子安稳幸福,而至今仍然“一事无成”的我呢?

这种感受,是当下很多二、三十岁年轻人的真实内心活动。

但它不能用“绝望”二字来描述,而是一种挣扎、纠结与不甘。

是知道自己必须得做出点什么事情,感觉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却又不知道成功什么时候才到来。

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或者跟他们一样,早日投降,去过看似更安逸的生活?

处在“人生瓶颈期”的时候,朋友把一部新出的冷门佳片推荐给了我。看完后,我从中获取了些许力量,今天也想把它传递给你们——《倒数时刻》。

虽然这是导演林-曼努尔·米兰达的“处女作”,但自打去年11月在网飞上线之后,好评如潮。

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凭借这部片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倒数时刻》也成了今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

而这一切“成就”,都与一个人脱不开关系,那就是这部传记片的原型主人公:

乔纳森·拉森(Jonathan Larson)。

作为美国著名音乐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吉屋出租》曾获得托尼奖(美国剧场界最高荣誉)和普利策戏剧奖,在百老汇上连续演了12年,几乎影响了一代人。

不过,相比这些艺术作品,更具有“戏剧性”的是乔纳森的人生。

因为就在《吉屋出租》首演开始的前一天,他因突发的“大动脉瘤”去世,享年36岁。

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所有成就,他本人都并没有亲眼见证。

令人唏嘘,但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匆匆离开这个世界,似乎又为这位“天才”的陨落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吉屋出租》豆瓣评分高达9.3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相比大部分传记片,选择去记录那些伟大人物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导演则将镜头对准了1990年——乔纳森成名之前的那段日子。

那是一段“热爱与痛苦”相交织的日子。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按理说,人到了三十岁多少该有些成就了,比如有车有房?不管怎么样,至少不能再像二十岁那样瞎混了。

但是再过一周就要满三十岁的乔纳森却不是这样的。

年近三十的他,至今还是穷困潦倒、无为依旧。

一边为了生存在餐厅当服务员,一边坚持着多年的创作,几乎收到了业内每一位制作人的拒绝信。

平日里,他和一堆人合租住在廉价公寓,淋浴间和厨房连在一起,每天只能在摆满脏碗筷的洗碗池里刷牙洗脸;

走在坑洼的地板上,抬起头是漏水的天花板,洗衣服要步行走过十三个街区;

就连和女朋友在房间里亲热都只能小心翼翼的,因为房间隔音太差,会吵到隔壁的室友。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像极了在大城市漂泊的自己?

当时的处境,用乔纳森自己的话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我不再是端着餐盘的作家,而是变成了一个有爱好的服务员。”

更惨的还在后面,眼下,他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创作了8年的音乐剧《傲慢》里第二幕欠缺的关键歌曲抓紧完成,这样才有可能得到百老汇制片人的认可。

然而,这对于乔纳森来说真的好难。

只要一坐在电脑前,他的脑袋里会不自觉地冒出定时炸弹即将爆炸前的倒数声。

“滴答——滴答——”,扰得心烦意乱,怎么都写不出。

都说“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可是面对这样一个连电费都快交不起的人,谁会相信他有朝一日能成为著名的音乐剧作家?

窘迫的生活之下,随之而来的是“他人的质疑”。

一次在聚会上,他向别人进行自我介绍时告诉对方:“我是音乐剧未来的希望。”

结果刚一转身就遭到了嘲笑,他们带着一脸的难以置信,笑着说:“那家伙真幽默。”

很显然,人们更愿意相信他是个得了妄想症的疯子。

最烦的是同辈在无形之中所施加的压力——

和他一同长大,曾经一起追求梦想的发小迈克屡放弃了,转行找了一份待遇更丰厚的工作。

很快,迈克开上了好车,住上了带有落地窗的豪华公寓。

向现实妥协的同龄人,获得的是物质上更优越的生活,以及世俗意义的成功,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对此,乔纳森嘴上说着“瞧不起”,内心却产生了一丝动摇。

与此同时,乔纳斯的女朋友也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问题是接受这份工作需要离开纽约,这很可能意味着二人关系的终结。

就在这时候,满脑子都是创作的乔纳森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逃避,完全不顾爱人的感受。

就连哄女朋友高兴的时候,都在思考着如何把此刻写成一首歌,一气之下,女朋友转身离开。

就这样,他一边自负地沉醉于梦想之中,一边经历着与朋友、爱人争吵后产生的“自我怀疑”。

在工作坊开始前一夜的“时间死线”,家中突然停电。

心态崩掉的乔纳森跳进了游泳池,完成了一场“从矛盾到崩盘再到自我重建”,终于连夜写完了那段最重要的音乐。

第二天,在坐满了百老汇制作人的工作坊上,乔纳森如愿以偿地换来了接连不断的掌声。

Happe Ending?不,你太小瞧了真实人生。

正当我以为先前发生那些“生活暴击”都只是为了给乔纳森的一夜成名进行铺垫的时候,这部电影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

它告诉我——“现实不是你所想的这样”。

现实是什么?

是工作坊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他打电话给自己的经纪人询问进展,得到的答案是:

写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写了——这种太文艺的东西没市场。

乔纳森五雷轰顶,无比慌张地问:“那然后呢?我该怎么办啊?”

经纪人认真、严肃、无情地回复他:

“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就再写一部,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的写作。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那一刻,乔纳森愣住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更多的五年可以拿来和“永远不会成功”作赌注。

带着他人的质疑与自我的怀疑,最后,因朋友迈克患上艾滋病(在那个年代等同于绝症)一事的触动,乔纳森留存住了心底那股微弱的信念感,决定开始下一部创作。

故事讲述到这里,戛然而止,对,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他也不知道自己几年后会被这个世界看见,他只是继续开始写下一部,然后期待有一天能被看到,仅此而已。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导演为什么不去拍聚光灯打在他身上的时刻,而是去拍他短暂的人生中这段最糟糕的时刻。

因为他没有在拍一段「传奇」,而是在拍一个「普通人」。

他拍的这些故事,才是包括你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事,是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豆瓣上的「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

你曾经以为自己是最不平凡的人,直到走进社会才发现——成功者是少数,失意者才是大多数;

你看着一同出发的人们在人生的跑道上遥遥领先,而自己仍在原地缓慢挪动;

你想不明白,为什么你觉得真正应该追求的那些东西不被大众接受,反而是你最厌恶的那些“娱乐至上”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无比受欢迎;

但同时,你对自己所坚持的事情其实也没那么坚定,时常怀疑自己的选择真的有意义、很崇高吗?又或者只是你的自以为是?

留在大城市拼搏,还是回老家考公?这的确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事情。

当然,比这更令人头疼的,是房租、水电费、和下个月的还款账单......

即便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也没有从乔纳森的故事里产生“我一定会成功”的想法,依旧会在被爸妈劝说回家乡工作的时候感到犹豫。

但是他的一句话在我心里反复回响:“你是被恐惧牵着走,还是被爱引导着?”

同样都是「前进」,思考了很久,我终于找到了这二者之间的不同——

被恐惧牵着走,那么每日所面对的就会是年龄的焦虑和存款的紧迫,是煎熬的;

可如果是被爱引导着,一切或许就会变得不一样,那应该是一种“生命很短暂,我一定要抓紧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迫不及待,是幸福的。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希望此刻正处在迷茫期、在放弃的边缘徘徊的你,看完《倒数时刻》,也能从乔纳森的故事里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如果「成功」只是发生在少部分人身上的低概率事件,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做一点儿自己喜欢的、能从中获得成就感的事情?

希望你也是被爱所牵引的,而非恐惧。

在想要放弃时刻,你是因为什么坚持下来的?

作者:穴鸟

插图:麻瓜

推荐内容